當硬派越野擁抱新能源,BJ40增程版如何重塑15萬級市場格局?
啊表車評 | 04-11
20894
2025年4月7日,北京越野BJ40增程版的上市猶如一記重拳,將硬派越野與新能源技術的融合推向了新高度。 這款起售價僅15.48萬元(煥新價)的車型,不僅延續了經典越野基因,更以"油電同價"策略打破市場規則;作為深耕硬派越野市場十余年的標桿車型,BJ40的電動化轉型究竟帶來了哪些突破? 我們逐一拆解。
價格策略,比燃油版更狠的定價邏輯
在燃油版BJ40(17.98-22.98萬元)基礎上,增程版以「官方指導價17.98-19.98萬元+煥新價15.48-17.48萬元」的雙軌定價,配合國家以舊換新及置換補貼,實現了對同門燃油車型的“反向定價”, 這意味著消費者能以低于燃油車3萬元的價格,獲得動力更強、能耗更低的新能源車型。
硬核設計,經典元素的科技重生
方盒子造型、五孔格柵、外掛備胎——這些BJ40的標志性元素在增程版上得到完整保留,但細節處暗藏玄機。 新增的藍色裝飾條與發光格柵邊框,在夜幕下可形成獨特的環形光帶,既延續了越野世家的視覺符號,又賦予了新能源身份識別;無框車門設計堪稱點睛之筆,這項通常出現在轎跑車型的配置,在硬派越野上的首次應用既提升了儀式感,也讓上下車動作更顯從容。 車身尺寸(4790×1940×1964mm)與2760mm軸距,配合38°接近角/37°離去角,保證了穿越復雜地形的硬實力。
座艙革新,數字裝甲下的越野指揮所
內飾顛覆了傳統越野車"糙漢子"的刻板印象,全系標配雙12.8英寸聯屏(包含副駕)+10.25英寸液晶儀表屏+9英寸流媒體后視鏡,構建出四屏交互矩陣;高通驍龍8155芯片的加持,讓語音喚醒響應速度達到毫秒級,這在顛簸路況中尤為重要; 256色氛圍燈可隨駕駛模式自動切換,沙地模式下的琥珀色、巖石模式下的冷白光,都在潛移默化中強化場景感知;后備箱220V/2200W外放電接口,配合車頂預留的改裝錨點,讓野外露營的拓展性大幅提升。
三把鎖遇上增程黑科技
搭載1.5T增程器+雙電機組成的串聯電四驅,系統綜合功率403kW、峰值扭矩655N·m,零百加速比燃油版提升40%以上。 CLTC工況下純電續航152km,意味著日常通勤可完全零油耗,而1200km的綜合續航則消除了里程焦慮。 更值得關注的是新能源時代的"三把鎖"——前后橋機械差速鎖+中央能量中鎖,配合智能蠕行模式和坦克轉彎功能,即便饋電狀態下仍能保持強悍脫困能力。 實測饋電油耗8.68L/100km,相較同級別燃油越野車節油30%以上。
市場定位,精準卡位價格真空帶
在15-20萬元區間,BJ40增程版巧妙填補了市場空白。相比坦克300 Hi4-T(23.98萬起)和方程豹豹5(28.98萬起),其定價更具侵略性;而對比哈弗猛龍等城市SUV,專業級非承載式車身和分時四驅系統又展現出碾壓級優勢。 從預售階段的22.48萬到正式上市的15.48萬,北汽顯然嗅到了2025年新能源價格戰的硝煙,這步"高開低走"的棋既清除了庫存壓力,也為后續產品線升級預留空間。
新生代越野破圈者
目標人群已從傳統越野愛好者擴展至三類新群體:都市中產追求"工作日通勤+周末輕越野"的雙面生活;戶外博主需要可靠的內容創作移動平臺;家庭用戶看重新能源牌照政策與用車經濟性。 特別是2.5噸拖掛資質,讓房車、摩托艇等戶外裝備的運輸變得輕而易舉,這是同價位SUV難以企及的專業性。
隱憂與機遇
雖然增程版延續了經典設計,但面對深藍G318等競品的機甲風格創新,BJ40在外觀突破上稍顯保守, 不過這種"守正"策略反而贏得了基本盤用戶的認可,預售72小時訂單破萬的成績,印證了市場對穩妥創新的接納度。 隨著全國200+越野驛站充電網絡的鋪開,補能焦慮有望進一步緩解,這或將成為北汽對抗新勢力的差異化武器。
結語
BJ40增程版的登場,不僅是技術路線的選擇,更是對硬派越野價值體系的重構。 當15萬級市場出現續航破千、帶三把鎖的新能源越野車,整個細分市場的競爭門檻已被悄然抬高;對于那些渴望詩和遠方又不愿放棄城市便利的消費者,這款車或許正是燃油時代向電動時代過渡的最佳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