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會玩:方程豹鈦3 重新定義年輕人的第一輛SUV?
汽車相對論 | 04-18
20702
如果用一個詞形容當下的汽車市場,“內卷”就是大家第一個想到的。
無論是續航、智能還是價格,大家都在瘋狂堆料,但精明的用戶,似乎越來越難被參數表打動了——直到方程豹鈦3橫空出世。
13.38萬起的售價、與大疆聯名的車載無人機、模塊化換臉設計、一鍵躺平秒變大床房……這輛SUV看似在玩“跨界”,實則悄悄戳中了年輕人對一輛車的終極幻想:它不只是一臺代步工具,而是生活方式的延伸,甚至是自我表達的載體。
當“星戰美學”遇上模塊化換臉
鈦3的設計靈感源自“星戰美學”,像個叛逆的科技極客。棱角分明的線條、懸浮式車頂、隱藏式門把手,這些設計語言固然吸睛,但真正的顛覆藏在細節里——全球首創的前臉模塊化換裝系統。
車能像手機殼一樣隨意更換“皮膚”:今天是賽博機甲風,明天是極簡未來派,甚至能根據季節或心情切換風格。
這種“千姿百鈦”的設計,本質上是對年輕用戶“拒絕標簽化”心理的精準回應。
當傳統車企還在糾結家族式前臉如何傳承時,方程豹直接來一句:誰說一輛車只能有一種表情?
“1機3艙”:把黑科技玩成剛需
如果說設計是鈦3的面子,那“1機3艙”的配置就是它的里子。
與其說是技術堆砌,不如說是在定義“一輛車到底該為生活服務什么”。
與大疆聯名的“靈鳶智能車載無人機”,可能是近年來最“腦洞大開”的車載配置。
它不僅僅是個噱頭——自駕旅行時自動跟拍、一鍵生成vlog、實時傳輸畫面到中控屏,這種“隨行導演”功能,精準切中了短視頻時代年輕人“記錄即存在”的需求。
當別人還在卷車載屏幕尺寸時,鈦3直接把拍攝團隊裝進了車里。
而“3艙”設計更是把空間玩出了花:
電動前艙:同級唯一的電動開合+151L超大容積,露營時秒變移動工具箱;
生態座艙:15.6英寸屏+冷暖冰箱+帝瓦雷音響已是基操,但配合官方充氣床墊一鍵躺平,直接把車變成“五星級帳篷”;
便捷后艙:28L“小書包”看似小巧,卻解決了城市通勤族“帶什么、放哪里”的永恒難題。
與其說鈦3在賣車,不如說它在兜售一種“隨時切換生活模式”的自由感——工作日是通勤工具,周末是露營基地,旅行時是移動攝影棚。
安全與智能的“三件套”
鈦3的“iCT安全三件套”和“E+2C智能三件套”,名字聽著就挺極客。
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統+CTB整車安全架構+TSC爆胎穩定控制,這套組合拳的目標很明確:讓小白車主開得像老司機,讓老司機開得更狂野。
比如“一鍵漂移模式”,通過智能扭矩分配降低操作門檻;而140km/h爆胎穩定控制,則把傳統車企避而不談的極端場景擺上臺面——安全,不應該只是碰撞測試的高分,更是危機時刻的“肌肉記憶”。
至于“E+2C智能三件套”,則徹底模糊了“駕駛”和“體驗”的邊界。
iATS全地形識別系統自動切換沙地、雪地模式,解決了輕度越野時的手忙腳亂;云輦-C智能阻尼系統讓過彎穩如軌道車,卻又保留了路感的細膩反饋。
全系標配的天神之眼C高階智駕,更是在當別家還在宣傳L2級輔助駕駛時,鈦3已經實現高快路自動變道、智能避障,甚至能預瞄路況提前調整懸架。
價格戰?
13.38萬起的定價背后,方程豹的野心不止于“性價比”,而是試圖重構價格與價值的等式:
501KM續航、4.9秒破百、雙電機四驅,這些傳統意義上的“高端配置”被下放到15萬級市場;
5年超長貸、0首付0利息、置換補貼,金融政策直接瞄準“預算有限但追求品質”的年輕群體;
終身OTA、6年整車質保、三電終身保修,則解決了新能源車最大的“售后焦慮”。
頂配的“無人機版”,19.38萬的售價看似跳脫,實則是對細分市場的精準卡位——對于熱衷露營、旅拍的年輕人來說,省去單獨購買無人機+跟拍配件的成本和學習門檻,這筆賬怎么算都值。
年輕人的“生活外掛”
在傳統認知里,一輛好車應該“沒有存在感”——可靠、舒適、省心。但鈦3反其道而行之:它要時時刻刻刷存在感。
鈦3回答了一個本質問題:Z世代的年輕人,到底需要一輛什么樣的車?
答案或許是:他們不需要一輛完美的車,而是一個能跟著自己“折騰”的伙伴。
而鈦3,正在成為這個瘋狂想法的第一個實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