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端下載

          logo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資訊詳情

          一季度轎車銷量榜出爐:小米SU7排第四,國民神車跌到第九?

          火星說車 | 04-18

          14331

          2025年,汽車行業競爭加劇,洗牌進入深水區,主機廠開始奮力一搏。畢竟在市場充分競爭的窗口期內,一旦品牌失去銷量站位,那么離徹底淘汰也就不遠了。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2025年一季度轎車銷量排行榜,看看幾家歡喜幾家愁。

          第一名宏光MINIEV:84,436輛

          宏光MINIEV一季度銷量達86,946輛,同比去年同期8.6萬輛微增,增幅收窄至8%,顯示出微型電動車市場競爭升級。這款定價3.58萬起的"國民代步車",憑借四門版新增快充和205km續航,精準切中城市短途剛需,尤其受寶媽和年輕群體青睞。

          不過宏光MINIEV消費者口碑呈現兩極分化。有人盛贊其靈活好停、用電成本低,也有人吐槽品控問題,社交媒體上"新車黑屏""雨刮異響"的吐槽聲量不低。對宏光MINIEV而言,2025年能否延續銷量神話,既要看四門版市場滲透速度,也得在品控和售后上多下功夫。

          第二名吉利星愿:81,379輛

          吉利星愿一季度銷量達89,215輛,作為吉利銀河首款A0級純電轎車,上市不到半年便成為現象級產品。6.98萬起的定價策略極具殺傷力,配合5萬24期0息金融優惠,精準切中年輕家庭性價比需求。

          有消息稱,吉利即將推出一款"星愿Ultra",搭載85kW電機,續航里程有望突破410km,進一步鞏固市場競爭力。對星愿而言,能否持續領跑A0級市場,既要看技術迭代速度,也需在品控細節上多下功夫,畢竟性價比不能等于廉價感。

          第三名海鷗:77,510輛

          比亞迪海鷗一季度銷量達77,510輛,同比去年同期65,968輛增長17.5%。這款定價6.98萬起的A0級純電小車,憑借刀片電池、405km長續航、靈活空間三大核心優勢,十分適合城市通勤場景。車型方面,海鷗最新智駕版升級12.8英寸中控屏+8.8英寸儀表,新增哨兵模式、外后視鏡折疊等智能駕駛功能,低配版僅6.98萬起,性價比進一步凸顯。

          值得注意的是,海鷗在2024年經歷銷量低谷后,通過技術迭代迅速回暖。3.78米車長+2.5米軸距的"魔方空間"設計,比本田飛度多出35mm腿部空間,后備箱可擴展至930L,實用性強。三電系統終身質保+季度OTA升級,有效打消用戶顧慮。面對競品如吉利星愿的追擊,海鷗需在品牌認可度和服務網絡上持續加碼努力。

          第四名小米SU7:72,627輛

          小米SU7一季度銷量達75,869輛,但自燃事件如黑天鵝突襲,將品牌推向輿論風暴眼。作為首款沖擊高端的純電轎車,小米SU7精準狙擊年輕科技用戶,激光雷達、800V快充等配置堪稱參數天花板。然而信任危機如多米諾骨牌,盡管雷軍祭出"48小時閃電回應+數據全透明"組合拳,但影響小米SU7銷量已經鐵定事件。

          這場危機既是挑戰更是契機,如果小米能化被動為主動,或許能倒逼小米汽車完成從參數卷王到用戶型企業的蛻變。畢竟在新能源紅海,消費者要的更是方向盤前的安全感。

          第五名秦PLUS新能源:69,860輛

          秦PLUS新能源一季度銷量累計69,860輛。作為比亞迪混動技術的代表作,7.98萬起的定價堪稱"價格屠夫",疊加免稅政策后落地成本直逼同級燃油車。DM-i系統創造的饋電2.9L百公里油耗標準,配合滿油滿電2055km續航,讓"一箱油跨省"從段子變成現實。不過2025款雖新增了高速NOA等智駕功能,卻只在高配車型搭載,入門版與"智駕普及"承諾存在落差。

          2025年比亞迪祭出"技術普惠"大招,將高階智駕下放至9萬元區間,面對競品混動車型圍攻,秦PLUS能否延續"性價比之王"神話,取決于能否在智駕普及與品質把控間找到平衡點。

          第六名朗逸:66,901輛

          上汽大眾朗逸一季度累計銷量6.69萬輛,同比下降9.1%,但轎車銷量榜第二的排名仍顯老將底蘊。

          作為合資家轎"常青樹",朗逸8-15萬的落地價區間精準卡位三四線市場,1.5L+6AT黃金組合創造出5.5-6.5L的百公里油耗,讓網約車司機都直呼"回本神器"。但面對國產混動大軍,朗逸的定位逐漸尷尬。

          2025款朗逸祭出大招:全系標配AEB與6氣囊,頂配搭載大疆智駕系統,12英寸屏支持CarPlay,安全智能直逼國產新勢力。畢竟在這個油價破8的時代,對于追求穩妥的家用消費者,朗逸仍是"犯錯成本最低"的選擇。

          第七名帕薩特:61,178輛

          帕薩特一季度銷量達到6.12萬輛,雖然同比下跌12.3%,但在轎車榜上仍穩居第七位,展現了合資B級車的底蘊。作為中年新寵,帕薩特15萬級的落地價格確實很香,2.0T+濕式雙離合的動力組合更是創造出了百公里6.94L的油耗表現,讓不少混動車主都感嘆。

          不過面對新能源汽車的沖擊,“商務座駕”這一標簽正在成為帕薩特轉型路上的包袱。隨著網約車采購訂單的減少,家庭用戶在選擇傳統燃油車時,開始更加糾結于性價比問題。所以,2025款帕薩特打出了“雙前臉+黑科技”的組合拳,試圖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15.6英寸的OLED屏搭載8295芯片,也在提升整車的智能化水平,相信價格到位之后,帕薩特依舊能收割不少銷量。

          第八名速騰:59,276輛

          速騰一季度以59,276輛銷量位列轎車榜第八,同比去年微增2.3%,折射出速騰在A+級市場的競爭力。這款德系"老將"在價格下探與配置升級中瘋狂搖擺,終端落地價已探至12萬區間,1.4T+DSG黃金組合搭配MQB平臺帶來的行駛質感,仍對三四線首購家庭保持吸引力。

          不過面對比亞迪秦PLUS等新能源勁敵,速騰近期推出"0息金融+置換補貼"組合拳,試圖用傳統燃油車的機械素質留住情懷用戶。2025款速騰搭載大眾1.5T EVO引擎,最大功率118kW/250N·m,實測WLTC綜合油耗5.77L/100km,動力參數超越思域1.5T,速騰希望在技術平權時代鞏固駕駛者之車標簽。

          第九名軒逸:54,760輛

          軒逸一季度以54,760輛銷量位列轎車榜第九,同比去年小幅下滑,這款日系"常青樹"近期直降4.68萬后裸車僅7.71萬,落地價約8.89萬,劍指國產新能源腹地。軒逸核心價值仍錨定務實主義,祖傳大沙發座椅+2712mm軸距帶來越級腿部空間,1.6L自吸+CVT組合實測油耗6.5L,養護成本每月百元級,完美契合家用場景。

          面對新能源車型的綠牌攻勢,軒逸終端優惠已突破6萬,低配裸車價下探至5.98萬,堪稱合資燃油車價格屠夫。不過這款車技術革新稍顯滯后,現款仍依賴機械儀表+小屏車機,但對三四線用戶而言,軒逸的省油+便宜+耐造三板斧,仍是繞不開的真香之選。

          第十名秦L:53,504輛

          秦L一季度以53,504輛銷量位列轎車榜第十,同比去年小幅下滑,但仍是比亞迪穩坐A級車市場的關鍵棋子。這款比亞迪“油電雙打”選手近期祭出價格殺招,部分車型優惠后裸車價等同指導價,DM-i智駕版80KM領先型落地價約11.04萬,直擊合資燃油車腹地。秦L一直主打經濟實用主義,第五代DM混動系統實測虧電油耗2.9L/100km,綜合續航超2100km,養車成本每月百元級,完美凸顯了性價比。面對速騰等燃油車的降價圍剿,秦L終端優惠約1萬元,低配裸車價下探至8.98萬,非常值得入手。

          對消費者而言,秦L的綠牌政策+低能耗+大空間三板斧,仍是一款極具競爭力的選擇。

          結語

          2025車市洗牌加劇,新能源與燃油車進入"冰與火之歌"的決戰階段。銷量榜單背后,是技術迭代、價格血戰和服務升級的無聲較量。對車企而言,要么以顛覆性創新破局,要么在紅海競爭中淪為炮灰,這場淘汰賽遠比想象中殘酷。

          水滴汽車公眾號
          掃碼關注,獲取更多汽車資訊
          水滴汽車
          掃碼下載水滴汽車APP

          熱門評論(0)

          加載更多

          熱門車系資訊

          更多 >

          D7 DMH

          12.58-14.58萬元

          雅閣

          17.98-25.98萬元

          奧迪 e-tron

          54.68-64.88萬元

          杰德

          12.99-18.38萬元

          思域

          11.99-16.99萬元

          1. 北京水滴交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水滴汽車 京ICP備17030485號-2 京公網備 1101010200363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