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下一個電動爆款,老X1車主試駕寶馬iX1
MJ車談 | 2023-10-30
17398
作為第一代寶馬X1的車主,當我接到寶馬iX1的試駕邀請時,沒有猶豫便欣然前往了。應該說,歷經三代車型的寶馬X1越來越懂中國消費者,特別是第二代轉換平臺、加長軸距之后,在緊湊級豪華SUV細分市場上的銷量就一直遙遙領先。所以我也很好奇,如今的純電版本iX1能否延續燃油版X1的熱銷勢頭,并成為繼寶馬i3和iX3之后的下一個電動爆款?
外觀孔武有力,可再生輪轂體現寶馬全鏈去碳理念
寶馬iX1的長寬高分別為4616毫米、1845毫米、1641毫米,軸距更是達到夸張的2802毫米,尺寸相比上代車型進一步增大,相比同級的奧迪Q3、奔馳GLA也有不小的優勢。外觀方面,寶馬iX1跟它的油車一樣有兩種不同風格——X設計套裝和M運動套裝。寶馬官方將iX1稱為最年輕的寶馬電動車,顧名思義,主打當下年輕消費群體。所以,如果要我推薦的話,我個人會更傾向于M運動套裝,視覺上更顯年輕運動。
細節方面,車頭的雕刻感晶體格柵靈感來自iX,重新演繹的雙腎格柵造型更顯動感,看起來孔武有力。門把手采用了時下流行的半隱藏式樣,既酷炫的同時,還有助于降低風阻,實際使用時心理上也更有安全感。
我們試駕的iX1為xDrive30L,是個四驅版本,輪胎給到了高規格的245/45 R19,輪轂材質很值得一說,它由“綠色鋁”制造,包含了高達70%的可再生鋁。再跟大家分享一組數據,2022年國產寶馬車型單車平均耗水量為1.77立方米,而行業平均水平是3立方米,大家有興趣可以上網去查一下。可見,寶馬在生產制造環節上也極其注重節能減排,而這還只是寶馬全鏈去碳理念的冰山一角。
第9代(BMW)操作系統非常好用,后排空間依然超大
坐進寶馬iX1的座艙,依舊是大面積軟包材料包裹,特別是科技感層面絕對要讓我這個老X1車主要實名羨慕了。一體式懸浮曲面屏已經成為寶馬很多車型的標配了,而且我發現了多處全新設計,比如門板處哈曼卡頓音響的帶鏤空紋理的金屬面罩,檔次感即刻顯現,再有中央通道處的懸浮式中控臺設計,下方鏤空區域可放置手包等稍大的物品,前方則是手機無線充電區域。
這塊手機無線充電板我用下來體驗不錯,我的手機因為手機殼上有一個金屬支架,在很多車上是充不上電的,但iX1卻可以,而且它有一個類似限位器的裝置,激烈駕駛也不用擔心手機晃來晃去,這一點確實很人性化。前排兩張一體式M運動座椅也要給好評,主體部位為翻毛皮材質,不僅造型帥氣,且身體包裹感相當不錯,特別是腰部和肩部的包裹很到位。
座艙內最值的一說是iX1搭載的第9代(BMW)操作系統,我認為其絕大多數功能體驗并不輸國產品牌。除了大量的本土化應用之外,新操作系統還采用以地圖為底圖的巧控浮窗交互設計,并首次引入全時在線寶馬導航系統,提供在線地圖、路線規劃、實時路況以及對于電動車非常重要的沿途充電路線規劃等信息。
更值得一提的是,該系統還可通過微信接收位置信息,你僅需說出指令即可完成相應的操作,真正做到開車全程不需要手機導航了。
超大空間向來是寶馬X1傲視同級的殺手锏,iX1在這方面可以說是更勝一籌。本人身高1米73,后排腿部空間3拳還有余,且中央鼓包比燃油版X1低矮了不少。腿部空間在我預料之中,畢竟X1的后排從第二代車型加長軸距之后就大到不講道理了。難能可貴的是,作為電動車的iX1依然擁有寬裕的頭部空間。要知道,電動車由于地板下面要鋪設電池,通常車廂的垂直空間會嚴重受限,因此為了不讓后排乘客頭頂天花板,大多數廠家的做法是取消物理遮陽簾。不過,寶馬iX1不但配備了物理遮陽簾,且頭部空間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大家看我這個坐姿,頭部空間基本與燃油車無異。
再看后備廂,官方給出的容量數據是490升,目測就比我的那部第一代X1要大很多,地板下方還有額外的隱藏空間。后排座椅同樣支持4:2:4比例折疊,全部放倒后的后備廂容積可達1600升,搬家露營都沒有問題。
駕駛樂趣依舊,開寶馬電動車一樣可以上頭
寶馬iX1 xDrive30L搭載前后雙電機,綜合最大功率230千瓦,峰值扭矩494牛·米,百公里加速為5.7秒。數據看起來很普通,不過參數并不能代表駕駛的一切,尤其寶馬的車子,無論油車,還是電車,只有親身試駕過,你才算真正了解它。
寶馬的電動車我開過不少,包括i3、iX3、i4以及i7都有過體驗。我發現它們有一個共通點——電車和對應的油車駕駛感受非常接近,換句話說,寶馬的電動車開起來依舊充滿駕駛樂趣。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除了深厚的調教功底,跟寶馬堅持采用勵磁同步電機有很大的關系。寶馬iX1 xDrive30L的前后兩個電機均為勵磁同步電機,相比市面上常見的永磁同步電機,雖然成本更高,但可以帶來以下三點主要優勢:第一是發力線性不突兀,可以提供媲美寶馬油車絲滑流暢的加速感受,油車車主零學習成本就可以上手。第二是高功率輸出更加持久,通俗說就是后勁兒更足,中高速狀態下依然有不俗的動力輸出。關于這一點,我年初開寶馬i3在哈爾濱玩過一次冰雪漂移,印象還是很深的。第三、無需使用稀土材料,對環境更加友好。
此外,為了消除電動車更大的車重對于動態性能的不利影響,寶馬iX1在前軸上采用了HRS液壓回彈減震技術,可以根據不同的路面和車速提供不同力度的減震和支撐,以保證車身姿態的平穩,這一點在跑山時尤其受用。再加上寶馬電動車獨特的BMW電動車聲浪模擬,伴隨著右腳電門開度的深淺變化,傳到耳畔的模擬聲浪也漸強漸弱,沒想到開寶馬電動車跑山也可以如此上頭。
續航扎實不虛標,10-80%快充時間只需32分鐘
寶馬iX1的CLTC續航里程是450公里,在開過之后可以清晰的感知iX1的續航扎實不虛標。而且,它的快充效率很高,10充至80%只需32分鐘。
這里再跟大家分享我們試駕過程的一個能耗小挑戰環節,在起始點安吉天荒坪的藤原豆腐店清零所有行駛數據,終點為山下的安吉英迪格酒店,距離將近30公里,約90%為下坡路段,途中還會經過十幾個紅綠燈路口。我由于要趕時間回酒店拍攝,全程正常行駛,最終表顯電耗為-3.5kWh/100km。你沒看錯,就是負數。而此環節的冠軍同行,最終錄得的數據是-6.6 kWh/100km,非常夸張!盡管這個數據對于日常行駛并不具代表性,不過寶馬iX1的能耗效率由此也是可見一斑的。
下一款寶馬電動車的爆款誕生了!
超大空間和駕駛樂趣,一直是燃油版寶馬X1的制勝法寶,而iX1在此基礎之上,又在科技裝備、數字體驗、綠色環保等諸多方面更上一層樓,可以說是一款真正的“六邊形戰士”,下一款寶馬電動車的爆款應該就是它了。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