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端下載

          logo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資訊詳情

          拿了銷量第一,利潤卻下滑39.2%,寶馬官宣與華為合作為自救?

          波帆說車 | 03-20

          20755

          寶馬最近至少干了兩件大事兒!

          一件是寶馬中國官宣與華為終端合作,將深度融合鴻蒙生態。

          一件是寶馬集團公布了2024年度財報,“跌”成為主旋律。寶馬品牌雖然蟬聯了中國豪華乘用車2024年度銷量第一,可并沒有止住寶馬集團營收下滑。

          一個半月前,本號曾寫過一篇《 “命硬”的寶馬,打了誰的臉?》,解讀了寶馬去年(2024年)銷量,大家留言討論得很激烈。

          這次兩件事的主角都是寶馬,有無存在必然聯系呢?再來嘮嘮!

          01 關鍵數據“三降”,藍天白云標不香了?     

          根據寶馬集團發布的2024年度財報顯示,其營收、利潤等以下跌為主:

          營收為1423.8億歐元,同比下滑8.4%;

          息稅前利潤降至109.71億歐元(2023年為170.96億歐元),同比下跌39.2%;   

          利潤率從11.0%也降到7.7%;

          營收、利潤、利潤率三降,寶馬給出的解釋是,2024下半年運營業績受到中國市場需求疲軟以及集成制動系統(IBS)相關交付停止的影響。

          是的,當然會受到中國市場影響,怎么理解這句話?

          根據此前發布的銷量數據顯示,寶馬集團在中國市場交付了超71.45萬輛新車(包括BMW、MINI品牌)。而中國作為其最大單一市場,不僅占據了寶馬集團銷量的29.1%,其銷量在國內市場也同比下滑13.4%,不僅是寶馬銷量跌幅最大的市場,也是BBA中在華銷量跌幅最大者(奔馳銷量跌幅7%,奧迪銷量跌幅11%)。

          所以,寶馬品牌雖然拿下了中國豪華乘用車2024年度銷量第一,但止不住其集團層面營收、利潤的下跌。   

          從寶馬整個集團層面來看,去年全年銷量同比下滑4%,銷量為245.1萬輛,旗下子品牌銷量全線下跌。

          寶馬品牌同比下跌2%,銷量為220萬輛;

          MINI品牌同比下跌17%,銷量為24.5萬輛;

          勞斯萊斯同比下跌5.3%,銷量為5712輛;

          受銷量下跌影響,其營收賬面數據不可能會好看,尤其去年中國市場的價格戰都打成那個樣子了,寶馬不得已中途退出,都這樣了還能保持高溢價才怪。

          銷量下跌連帶營收和利潤下跌幾乎就是必然。

          怎么有種......藍天白云標不香的感覺?

          02 牽手華為,嘗試治愈中年危機?

          利潤大跌,表明寶馬的溢價能力正在降低。尤其被中國品牌逼到墻角,價格戰威力不小。

          當然,寶馬的這份財報也呈現了其強勢的一面:2024年,其研發投入為91億歐元,同比增長17.1%,占集團總營收6.4%。

          去年,寶馬也申請了很多專利,包括智能化、電動化、新材料等諸多領域。

          而在其財報發布前,寶馬已經發布了其全新智能電子電氣架構,目的在于提升新車型的智能化水平與駕駛體驗。

          即便如此,與中國品牌相比,豪華品牌在智能化方面仍欠火候,雖然寶馬純電車型銷量增長也比較快,但卷得更快的中國品牌還是讓包括寶馬在內的豪華品牌陷入中年危機。

          所以寶馬千方百計在國內尋找突破口,直到官宣與華為合作。

          雖然常說“人人華為即無華為”,但沾了華為就能博得流量、銷量,這讓寶馬不得不嘗試與之牽手。

          寶馬深度融合鴻蒙生態,主要目的還是提升智能體驗,推出了包括BMW數字鑰匙、HUAWEI HiCar和MyBMW App等在內的數字化服務。   

          看出來了吧,只能算是很淺的嘗試。這也可能與寶馬不想靠“拿來主義”有關。(畢竟面子還是要的)

          除了流量與銷量,還有一個原因是為了方便用戶使用,根據寶馬大中華區高翔解釋,中國有近1/4的MyBMW App用戶為華為終端設備使用者。

          這樣真能讓寶馬的智能體驗開掛?這個我說不好。因為類似的合作中,傳統車企骨頭里的思維難改也不是一家兩家。

          但寶馬起碼愿意去嘗試、去改變,更努力的去深耕本土化,這倒是個好現象......

          因為中國消費者已經習慣了智能化車機,這種改變讓用戶體驗會很明顯,智能化與電動化也更搭。

          在寶馬之前,奧迪早就與華為合作了,動作比寶馬大膽太多,奧迪Q6L e-tron與華為一起合作了智駕,還是雙激光雷達方案。

          全新奧迪A5L將會搭載HUAWEI ADS 2.0智駕系統的消息也已經說了很久,重點是A5L還是一輛燃油車,期待感拉滿!

          而奔馳早在去年就官宣其全新純電CLA將搭載Momenta提供的高階智駕方案,目的都是用智能化提升戰斗力!

          各位,這能治愈他們的中年危機么?   

          03 不擺爛就有機會

          寶馬綁定華為,雖然目前只邁出了一只腳,但求生欲很強,可以看作是其自救的動作之一。

          雖然既要守著燃油車基本盤、又要在新能源賽道立科技人設,這件事本身挺難的,但對中國用戶消費習慣的遵循,不說能完全止住其營收的歹勢,但假以時日,把跌幅縮小點應該問題不大。

          畢竟擺爛和病急亂投醫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還有談判資本時,能看清市場現實,牽手華為不算險招。

          水滴汽車公眾號
          掃碼關注,獲取更多汽車資訊
          水滴汽車
          掃碼下載水滴汽車APP

          熱門評論(0)

          加載更多

          熱門車系資訊

          更多 >

          D7 DMH

          12.58-14.58萬元

          雅閣

          17.98-25.98萬元

          奧迪 e-tron

          54.68-64.88萬元

          杰德

          12.99-18.38萬元

          思域

          11.99-16.99萬元

          1. 北京水滴交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水滴汽車 京ICP備17030485號-2 京公網備 1101010200363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