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端下載

          logo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資訊詳情

          全速前進:電動車與燃油車在極限情況下的行駛安全性

          ams車評 | 02-04

          23827

          許多電動汽車提供更強的動力、更快的速度,但重量往往超過了其燃油版車型。一旦它們在開放道路上遇到極限情況及駕駛動態的限制時,調整的余地很快就會迅速耗盡。因此,有必要在被澆灌的濕滑測試路面上進行三組對比測試。這場歡樂的比拼成員有:寶馬、Cupra和捷尼賽思。

          測試表上記錄著“車速100公里/小時還算可以,但105公里/小時就失控了”。這聽起來無關緊要卻意味深長。因為一旦超過這個極限,重達2.21噸的BMW i5 eDrive40就會失去與環形賽道的接觸,開始打滑,直到漂移。在Contidrom測試場地上意味著:要從這個20×5米的濕滑區域駛出,進入抓地力強的緩沖區域。

          但105公里/小時的極限車速很快,比這里的其他所有車都快,最終這也并不奇怪。畢竟1041千克的前軸會壓過大量的水。值得鼓掌嗎?不。更值得稱贊的是一同前來的燃油車陣營的伙伴們,它們的表現也不遜色多少。輕了411千克的BMW 520i在車速達到100公里/小時才達到極限,而且在緊急情況下所需的安全距離要小得多。除了重量的增加,輪胎當然也是一個問題。如今幾乎所有的電動汽車都配備了優化滾動阻力的輪胎,這些輪胎同時也能更好地承受巨大的重量和強大的動力輸出。在抓地力、濕地附著力和制動性能方面,這通常不是一個好主意,不過其中存在明顯的差異。在這里,我們依賴于制造商安裝的經過認證的輪胎,而且測試車輛使用的是在新聞發布上眾所周知的。

          這一點在BMW 5系上很容易看出來,兩款車都配備了相同混合規格的倍耐力P Zero輪胎。而另一組轎車對比中,捷尼賽思G80在輪胎選擇上則不太統一(米其林Pilot Sport 4與 Sport 4S)。Cupra則派出功率為170千瓦的Born,配備專用的米其林電動汽車輪胎,300馬力的Leon則配備普利司通Potenza S005輪胎。

          回到主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在路上還是在編輯部的討論中,我們一直擔心許多電動汽車購買者低估了他們的新車,或者,請恕我直言,是高估了他們的駕駛能力。這里說的并不是保時捷Taycan Turbo那樣的高性能車型,它們確實能以驚人的速度加速。不,即使是理性選擇的車型也會比許多人預期的更早達到極限。

          為什么呢?這是因為安靜且扭矩強大的電動機、復雜的懸掛系統以及由于電池安裝位置所導致的低重心,常常使駕駛者失去對車輛重量的感覺。即使穩定系統的干預非常靈敏且策略智能,但很明顯的是:一旦純電動車超過極限,在公共道路上就很難再次控制回來。

          在我們的對比中,捷尼賽思純電G80就是一個恰當的例子。根據我們的經驗,這是一款出色且非常安全的汽車,位于軸間重達546千克的電池組使其整車總重達到2322 千克。前軸1138千克,后軸1184千克。憑借兩臺同步電動機,總共可產生370馬力和令人印象深刻的700牛·米的扭矩,這款轎車在不到5秒的時間內就能加速至100公里/小時。但在Contidrom的測試場地,這款捷尼賽思的電動車駕駛的表現非常不穩定,而傳統的四輪驅動版本則可以非常輕松地駕駛。

          我們的制動測試在博世測試中心Boxberg的濕滑路面(摩擦系數為0.22μ,抓地力強的瀝青路面約為0.80μ)上進行。在這里,燃油版轎車從車速50~0公里/小時的制動距離幾乎需要100米,而純電版則需要96.5米。寶馬以59.5米和63米的數值證明了兩點:距離更短,但多重了411千克的i5仍然會多滑行3.5米。盡管在其他測量數據下,這看起來還可以忍受,但仍然是3.5米。

          誠然,當駕駛輕量級Leon以90公里/小時的速度駛入水滑區時,確實會感到有些不安。但隨后一切都變得簡單了,這也是因為這輛Cupra可以更輕松地被引導回200米的跑道上。而重了366千克、使用不同輪胎的Born更傾向于將車速保持在95公里/小時。

          在旁邊的小環形交叉口(簡稱KK)上,Leon為所有人都設定了極高的標準。這輛300馬力的前輪驅動汽車以微妙的轉向不足非常快速地穿過環島。而配備170千瓦電動機的Born遠沒有這么從容。根據駕駛風格不同,它要么給前輪帶來壓力,要么在減速時后輪失去抓地力。如果電子穩定系統被激活,在緊急情況下它會粗魯地介入并將動力長時間限定在較低水平。因此,首席測試員敢于在環形賽道上靈活駕駛,作者也在駕駛過程中做出了快速的“旋轉”,然后迅速重新激活電子穩定程序,但這只能起到適度的輔助作用。

          相反,即使Cupra在激進的模式下,Leon也是最安全、速度最快的車型之一。它其實并沒有輕巧的車尾,但前軸幾乎不會打滑(多虧了差速鎖),即使在濕滑路面上也能很好地應對300馬力的動力。因此在Boxberg濕滑的路面上Leon也能更早地停下來。

          圖片生動地展示了BMW i5的橫向動態表現,它可以在操控賽道上疾馳而過,無需駕駛者費太多力氣,稍微多踩一點油門,沉重的身體便開始有了活力。這樣一來,駕駛員會感到高興,但要注意路面如果變得更濕滑,可能會影響車輛的穩定性。路面不會出現不夠用的情況,而且可能出現的反向擺動也不會太劇烈。簡而言之,這款配備M運動套裝和250千瓦的后輪驅動基礎款i5的極限范圍很窄。

          有點令人驚訝的是,在環形賽道上,這款電動車型比它的同伴——采用后輪驅動且配置相同的BMW 520i有更高的寬容度。后者在賽道上行駛得非常沉穩,當后輪失去抓地力時會早早發出警告。這種穩健的駕駛行為體現在單圈時間上:i5僅在最后一個需要更多動力的路段比它快8公里/小時。在此我們要提到,配備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190馬力)的燃油車型動力相對溫和,沒有更強動力版可供選擇。

          總的來說,這兩款寶馬車型在這里起到了榜樣作用,尤其是相對于大型的捷尼賽思轎車而言。i5的制動表現極為出色,制動距離在59.5米到63米之間,而且差異最小。此外,它們在濕滑的環形賽道上以100公里/小時和105公里/小時的車速行駛得也非常穩妥。毫無疑問,倍耐力的選裝輪胎肯定在其中發揮了積極作用,這款輪胎僅與其運動套件搭配使用。

          剛到酒店的同事們看起來很輕松。這也難怪,畢竟他們是開著5米長的捷尼賽思豪華轎車趕來的。燃油版G80采用四輪驅動,發動機蓋下的四缸發動機可輸出304馬力。而重達2322千克的“電動兄弟”可輸出272千瓦,由兩臺電動機驅動,每臺電動機可輸出136千瓦(185馬力)。

          也就是說,這些車都很重。第二天早上,在滑水測試路段上,雖然2.5T版本似乎更穩定一些,但路面接觸也相應良好。在灑水的環形賽道上,更靈活(重量輕了372千克)的燃油版僅在車速剛到65公里/小時才達到極限。而電動版則更早達到極限,因而在相對較小的前輪上抖動,隨即駛出10米寬的路面。請注意:四輪驅動的電動車偶爾會出現難以重現的輕微漂移動作。燃油版配備的四輪驅動系統在需要時會接入前軸,表現得更平和。

          在濕滑操控賽道上,這種印象更加強烈。作為一款電動汽車,G80在轉彎時反應迅速,意外地很早就進入了極限區域,因此請提前制動!尤其是在光滑的路面上,兩輛捷尼賽思的表現都很糟糕:50~0公里/小時的制動距離分別為99.4米和96.5米,遠遠超過了寶馬,盡管寶馬配備了更貴的輪胎。

          在北面的測試場地,有更多需要記錄和批評的地方。與捷尼賽思純電G80類似,易于漂移且設計犀利的BMW i5也備受矚目——即使是作為基礎版本,其后軸也有250千瓦的功率。那BMW 520i呢?它平穩地保持在既定路線上,只有在非常大膽的情況下才能調動起它的激情。此外,它與i5是在環形賽道上循跡性最強的車型,駕駛安全性極高。

          具有300馬力且輕輕的Cupra Leon也值得這樣的贊譽。動力強勁,盡管是前驅但有足夠的牽引力,而且在濕滑路面上表現得非常可靠——做得好!這是一輛你會放心交給孩子的車,但最好能少一點動力。

          后輪驅動的Born,作為所有小型電動汽車的代表(170千瓦的適中功率),看起來沒有那么穩定且協調性也不夠好。它在Boxberg制動測試中表現不佳(幾乎多出了四輛車的長度),在小環形賽道上表現為速度較低且電子穩定系統介入明顯,最后在彎道眾多的賽道上后軸則以異常松弛的表現告終。

          好了,繞圈測試夠了。所有車輛都順利完成了測試。最后再說幾句在干燥路面上的駕駛表現。BMW i5的表現非常令人信服。它以精準的操控、穩健的路面牽引力以及在轉彎時的優異表現,顯得直線行駛時游刃有余,讓人非常愉悅。Cupra Born也類似,它巧妙地利用后驅的優勢在彎道中行駛,成為小型電動車中最有趣的車型之一。

          捷尼賽思純電G80在直線上的表現明顯比在彎道操控測試中更從容;在返程中,它以舒適的懸掛、強大的動力和牽引力回饋了駕駛者。不過,在兩種版本中,剎車、防抱死系統和米其林Pilot Sport輪胎之間的配合還有很多需要調整的地方。順便說一下,根據我們的數據庫,較早的車型在干燥路面上100~0 公里/小時的制動測試中表現得非常可靠。

          現在終于結束了。我們啟程離開并向Contidrom致以問候。這次在水上的駕駛絕對算是“玩”夠了。至少這次是這樣。

          水滴汽車公眾號
          掃碼關注,獲取更多汽車資訊
          水滴汽車
          掃碼下載水滴汽車APP

          熱門評論(0)

          加載更多

          熱門車系資訊

          更多 >

          D7 DMH

          12.58-14.58萬元

          雅閣

          17.98-25.98萬元

          奧迪 e-tron

          54.68-64.88萬元

          杰德

          12.99-18.38萬元

          思域

          11.99-16.99萬元

          1. 北京水滴交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水滴汽車 京ICP備17030485號-2 京公網備 1101010200363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