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再次轉身,向中國最高端進發
汽車通訊社 | 02-05
23330
近些年,“退場”的車企不斷增多,前有多個合資品牌退出中國,后有諸多新勢力宣布解散,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得整個行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活下去”不僅是“活得好”的前提,也透露出一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豪氣。
在2024年的市場競爭中之下,江淮汽車不僅穩住了“牌桌”的一席之地,還選擇多措并舉的方式,為長遠發展蓄勢。
前段時間,江淮汽車發布了2024年業績預告,公告顯示,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24年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77000萬元左右。
盡管業績與同期相比,呈現出由贏轉虧的現象,但仔細分析后就會發現,事情并沒有這么簡單。
因為這只是江淮汽車在新能源競爭中打好地基的必要投入,在打好地基的前提下,江淮汽車已經蓄勢待發,走向了光明的未來。
刻在靈魂深處的變革基因
江淮汽車自誕生以來,其靈魂里就始終貫穿著“變革”的基因。
江淮汽車的前身是巢湖機械修理廠,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巢湖機械修理廠的主要任務,便是修建巢湖大閘。
但是,在巢湖大閘修理完成之后,巢湖機械修理廠該如何發展?
彼時,中國汽車產業剛剛開始萌芽,“一汽”“二汽”成了國家的重點項目,進入汽車市場已經是大勢所趨,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之舉。
于是,當時的廠長一錘定音,決定進入汽車零配件領域,巢湖修理廠也搖身一變,成為了巢湖汽車配件廠。
在迅速拿下多個汽車配件合同之后,巢湖汽車配件廠的造車生涯也就此拉開了序幕。
隨著場內業務的蒸蒸日上,巢湖汽車配件廠又開始了新的“變革”,這次他們選擇的是卡車市場,從汽車配件生產中激烈的經驗,開始走向了整車制造之路。
到了1968年4月,第一輛江淮牌載貨汽車順利誕生,江淮汽車制造廠的名字,也開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然而,沒過多少年,江淮又再次開啟了“變革”。
彼時,中國的客車底盤基本都是由貨車底盤改裝而來,而江淮這次要做的就是開發專用的客車底盤,最終在1990年,江淮客車專用底盤正式亮相,江淮的名字也再一次響徹了世界。
按照順序發展,江淮汽車的下一站應該就是乘用車了。
在2002年3月,多功能MPV“江淮瑞風”下線,到了2002年,其已經占據中國MPV總銷量的60%,成為MPV市場的領軍者。
之后,江淮又進入汽車市場的多個領域,重、中、輕、微型卡車、多功能商用車、MPV、SUV、轎車、客車,專用底盤及變速箱、發動機、車橋……
江淮也從一家機械修理廠,成長為中國汽車工業中的龐然大物。
通過以上的梳理,不難看出在江淮發展的每一個時間點,都貫穿著“變革”的標簽,也正是不斷的“變革”,才讓江淮汽車在過去的汽車市場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那么。新能源汽車時代呢?
長期主義的勝利
新能源時代的江淮,依舊貫徹著“變革”的思維。
從2016年5月與蔚來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打造了江淮蔚來先進制造基地,到2017年江淮與大眾進入共線生產時代,再到2023年12月與華為終端有限公司簽署《智能新能源汽車合作協議》,打造豪華智能網聯電動汽車,江淮并沒有停止“變革”的步伐。
然而我們都知道,“變革”就意味著不活在過去,意味著不斷重新開始,更是意味著巨大的投入,江淮本次由贏轉虧的原因便是如此。
2024年3月12日,江淮汽車與大眾中國擬按股比同比例向大眾安徽增資65億元,其中,江淮汽車以現金出資16.25億元。根據江淮汽車發布的2024年業績預告,本期業績預虧主要受聯營企業大眾安徽影響,公告期內投資收益虧損金額約13.5億元。
此外,江淮汽車方面表示,本期業績預虧另一方面原因是公司正處于戰略轉型階段,產業投資和研發投入較高。
由此可見,江淮汽車本期的虧損,只是企業貫徹“變革”基因,堅持新能源戰略轉型,打好地基的重要投入,是一場積蓄力量的“長期主義行動”。
好就好在,一切的投入都已經看見了回報。
在與蔚來合作的過程中,江淮汽車以高標準的新能源制造,向外界證明了,江淮汽車可以造出價格高達幾十萬元的高端新能源汽車,積累了身后的制造技術,也擴大了江淮的市場聲量。
而在與大眾安徽的合作中,江淮更是完善了質量體系,大眾安徽首款智能電動轎跑SUV ID. 與眾已于2024年7月上市,在中國市場已取得初步成效,必將為江淮汽車帶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而與華為的合作,則更是讓江淮汽車聲勢浩大,其首款合作車型尊界S800已于2024年下半年亮相,預計2025年上半年上市,這不僅將提升江淮旗下車型的高端化、豪華化,更是為江淮汽車帶來了先進的技術支持和市場渠道,對江淮的品牌影響力提升,有著重大的意義。
另一方面則是體現在銷量上,現如今的豪華新能源市場幾乎是一片空白,是徹徹底底的“藍海”,在這種情況下,率先進入的品牌必將擁有強大的先發優勢,甚至成為市場的標桿。
為此,江淮汽車投入巨額資金建設尊界超級工廠,江淮的制造、華為的賦能,都預示了尊界S800有望成為豪華新能源市場的爆款。
與此同時,江淮汽車的持續“變革”也帶來了不斷的進步,2024年其銷量約為40.31萬輛,海外市場的表現更是亮眼,已經將產品遠銷132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出口超140萬輛。
至此,江淮的發展思路已經非常明確,那就是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在不斷的“變革”中積蓄力量,提升市場認可度與銷量,一方面與商業伙伴合作,通過多個舉措共同提升技術實力、研發實力,增強市場競爭力。
由此可見,江淮汽車當前的短期虧損實則是為了長遠發展蓄勢的結果,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江淮汽車收獲累累碩果,已經是一種必然。
屆時,江淮汽車新的“變革”,將更加值得期待,也讓我們期待江淮汽車走向下一個成功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