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端下載

          logo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資訊詳情

          股票飆漲之后,長安東風會怎么整合?

          汽車商業(yè)評論 | 02-11

          21670

          撰文 / 周 洲

          設計 / 趙昊然

          2月10日,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600006.SH,下稱東風股份)以8.03元/股收盤,強勢漲停。

          與之相關的東風科技、東安動力等股票皆漲停。

          同日,長安汽車(000625.SZ)以14.18元/股收盤,較前一交易日上漲4.73%。

          這是由于東風股份、長安汽車分別在2月9日分別發(fā)布了間接控股股東可能發(fā)生變更的公告,引發(fā)東風、長安兩大汽車央企重組的猜想和確認。

          一家新的汽車央企即將誕生。

          2024年,東風公司總銷量為248萬輛,同比增長2.5%,自主品牌銷量為137萬輛,占集團總銷量的55%,出口24.6萬輛;長安汽車2024年長安汽車的銷量為268.3萬輛,同比增長5.1%,其中自主品牌銷量為223萬輛,占總銷量的83%,出口53.6萬輛。

          長江流域的兩大汽車央企合并,將打造年銷量達500萬輛、出口達100萬輛規(guī)模的新汽車集團。

          按照體量,這有可能是中國排名第一的汽車集團。

          汽車商業(yè)評論分別從接近長安汽車和東風公司的人士處獲悉,2月9日兩家公司發(fā)布重組公告以來,兩家企業(yè)的員工們都還處在適應的狀態(tài)。

          接近東風公司的人士對汽車商業(yè)評論稱,目前來看重組消息對東風公司的影響并不大,包括智新科技、東風鴻泰、東風電子、東風本田汽車零部件在內(nèi)的零部件事業(yè)部還在內(nèi)部整合,外部大整合未必能在短時間會波及到。

          “目前確定的是,整合后,部分相同的產(chǎn)品或者低水平的產(chǎn)品,肯定要被淘汰。”該人士稱。

          雙方都在適應中

          接近長安汽車的人士對汽車商業(yè)評論表示,還沒有具體的整合消息,畢竟整合的消息出得很急。

          接近東風公司的人士亦對汽車商業(yè)評論稱,此次整合決策時間很短暫,東風部分中高層并沒有收到過任何消息。

          但接近長安汽車的人士強調,此次主導整合的是中國兵器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兵器工業(yè)集團)。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兵裝集團)旗下的軍工業(yè)務,全部合并到中國兵器工業(yè)集團。兵裝集團旗下的所有汽車業(yè)務,包括長安汽車和以零部件為主的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全部與東風集團合并。

          在業(yè)內(nèi),一北一南的中國兵器工業(yè)集團和兵裝集團,也被稱作北方工業(yè)集團和南方工業(yè)集團。

          時隔26年,南北兩個工業(yè)集團從一分為二,如今再合二為一。這也促成了長江中上游兩大央企汽車集團的重組。

          長安汽車旗下,5個自主乘用車品牌分別是:長安品牌,主要生產(chǎn)轎車和SUV車型,包括Lumin微車,奔奔,悅翔,逸動,長安CX、整合進來的歐尚等,價位在3.5萬-15萬元;啟源,定位為“數(shù)智進化新汽車”,分為兩個檔位,以啟源A05、A07為代表的價位在7.89萬-16萬元,以啟源E07為代表的價格為20萬-32萬元;深藍汽車,是從長安新能源演變出來的獨立品牌,價位在10萬-21萬元;阿維塔,與寧德時代、華為合資的高級電動車品牌,價位在22萬-43萬元;引力,包括長安CS系列和UNI系列,主打節(jié)能車和混動系列,價位在6萬-22萬元。

          凱程主要生產(chǎn)商用車,包括微型面包車、皮卡、商用MPV等;跨越,以微客和輕卡為主。

          兩個合資品牌是長安福特和長安馬自達。

          東風公司旗下包括四大自主乘用車品牌架構,分別是:東風品牌,下轄東風風神,主要是SUV節(jié)能車,價位6.5萬-15萬元;東風奕派,面向主流市場的電動化品牌,主要是轎車和SUV,價位13萬-22萬元;東風納米,面向小型細分市場的純電品牌,價位7萬-14萬元;面向高端新能源市場的嵐圖品牌,價位19萬-45萬元;面向豪華電動越野市場的猛士品牌,價位63萬-370萬元。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的子品牌東風風行,也有轎車和SUV乘用車產(chǎn)品,價位為7萬-23萬元之間。

          此外,還有以微面和MPV為主的風光,以及卡車板塊的東風卡車。

          三個合資品牌是東風本田、東風日產(chǎn)、與Stellantis合資的神龍汽車有限公司。

          兩家的自主品牌乘用車在微型車小型車和各價位段,都有不同程度的競爭,比如長安啟源A07和東風eπ007是13萬-18萬元的競品。

          兩大央企汽車集團,都有自己完備的零部件體系。

          長安系的中國長安,涵蓋動力傳動與電驅系統(tǒng)、智能底盤系統(tǒng)、熱管理系統(tǒng)等多個領域,旗下有東安動力、辰致科技、南方英特、長安電子電器事業(yè)部等公司;東風的零部件體系也很全面,涉及底盤系統(tǒng)的東風汽車車輪有限公司,動力系統(tǒng)的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熱管理系統(tǒng)的東風貝洱,電氣系統(tǒng)的東風汽車電氣有限公司,以及其他的東風汽車緊固件有限公司、精密鑄造有限公司等。

          有分析認為,從行政級別來看,長安汽車屬于廳局級,東風公司是國資委直管的副部級單位。在建制序列和人事布局上來看,副部級的東風公司將處于領導地位,而長安系在具有優(yōu)勢的自主品牌和新能源上,將作為主導力量。

          也有分析認為,作為行政級別不對等的兩方,一個現(xiàn)實的路徑是:上市公司東風科技并給長安汽車,東風公司以股東身份入主長安汽車。

          對于東風公司來說,獲得了優(yōu)質資源長安汽車,是更沾光的一方。

          長安系和東風系的整合無疑是復雜、須待時日的。

          業(yè)內(nèi)人士認為,二者可以取長補短。長安的強項是自主品牌,智能化,渠道尤其是三四線渠道;東風強的主要是商用車板塊,合資板塊和新能源三電系統(tǒng)。

          未來,很有可能是長安汽車和東風公司先各自獨立運營,二者在電池生產(chǎn)和采購、智駕模塊方面,有望最先實現(xiàn)通用和協(xié)同,然后再縱深向研發(fā)、品牌層面推進整合。

          央企整合邏輯

          汽車商業(yè)評論梳理了近十年來部分央企整合案例,基本上可以歸為三類:

          一、強強聯(lián)合型。

          2015年,中國南車吸收合并中國北車,組建中國中車集團。此次合并解決了兩大軌道交通裝備制造企業(yè)長期存在的研發(fā)投入重復、產(chǎn)能過剩、海外市場惡性競爭等問題,促進了裝備制造業(yè)的轉型升級。

          2016年,寶鋼和武鋼重組成立中國寶武鋼鐵集團。一方面,重組推動鋼鐵去產(chǎn)能,兩家企業(yè)重組后化解鋼鐵過剩產(chǎn)能超過1500萬噸;另一方面提高了企業(yè)的發(fā)展質量,重組后企業(yè)鋼鐵產(chǎn)量在2020年破億噸,位居世界第一。

          2016年,中遠集團與中海集團下屬四家上市公司進行了重大資產(chǎn)重組,分別打造了集裝箱全球服務集群、油氣運輸、綜合性金融服務、碼頭業(yè)務等上市平臺。

          二、產(chǎn)業(yè)鏈縱向整合型。

          2017年,神華集團與中國國電合并重組成立國家能源集團,一躍成為煤炭、電力行業(yè)的最大企業(yè),實質上推行了多年的“煤電聯(lián)營”模式。

          2018年,中核集團與中核建實施重組,中核建整體無償劃轉進入中核集團。

          重組前,中核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核電站建設和運營商,中核建則是一家純粹的工程建設商,二者重組屬于典型的產(chǎn)業(yè)鏈上下游整合。

          三、專業(yè)化整合型。

          中航電子吸收合并中航機電:2021年,中航電子與中航機電以換股吸收合并的方式整合雙方資源,成為A股市場國防軍工領域歷史上最大的上市公司并購重組項目。

          此次合并有助于優(yōu)化航空工業(yè)機載板塊的產(chǎn)業(yè)布局,推動實現(xiàn)資源優(yōu)化配置和產(chǎn)業(yè)升級。

          中國稀土集團組建:2021年,中國鋁業(yè)、中國五礦集團、贛州稀土集團所屬稀土資源整合組建中國稀土集團。

          中國電氣裝備、中國物流等新央企組建:2021年,通過專業(yè)化整合,中國電氣裝備、中國物流等新央企成立,進一步優(yōu)化了相關產(chǎn)業(yè)的資源配置。

          中糧與中儲糧進行股權合作:2022年,中糧與中儲糧官宣股權合作,進一步優(yōu)化資源配置,提升糧食產(chǎn)業(yè)的協(xié)同效應。

          此次兵裝集團旗下的長安汽車、中國長安與東風集團整合,屬于專業(yè)化整合。

          在合資現(xiàn)金牛萎縮、有可能變成包袱,電動化和智能化競爭升級加速的大背景下,各自為戰(zhàn)的大企業(yè)難以在體系上應對行業(yè)和市場的快速變化。

          將戰(zhàn)略聚焦在自主品牌、在智能化上抱團,是長安、東風在新形勢下整合的需要,也是如今不得不進行的嘗試。(記者孟為對本文亦有貢獻)

          水滴汽車公眾號
          掃碼關注,獲取更多汽車資訊
          水滴汽車
          掃碼下載水滴汽車APP

          熱門評論(0)

          加載更多

          熱門車系資訊

          更多 >

          D7 DMH

          12.58-14.58萬元

          雅閣

          17.98-25.98萬元

          奧迪 e-tron

          54.68-64.88萬元

          杰德

          12.99-18.38萬元

          思域

          11.99-16.99萬元

          1. 北京水滴交互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水滴汽車 京ICP備17030485號-2 京公網(wǎng)備 1101010200363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