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端下載

          logo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資訊詳情

          王傳福和馬斯克,分道揚鑣

          趣解商業 | 02-11

          20687

          加“駕”不加價,比亞迪開年再“掀桌”。

          作者 | 劉亮

          編輯 | 趣解商業汽車組

          連續兩年,比亞迪都玩起“開年王炸”。

          去年開年比亞迪喊出“電比油低”,電車價格戰打了一整年;今年比亞迪喊出“人人都得開智駕”,自動駕駛又得卷一年。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認為,2025年是“全民智駕”的元年,未來2至3年智駕將成為必不可少的配置。

          比亞迪2月10日晚間舉辦的發布會核心很明確:“讓人人都能開得起高階智駕”。

          發布會之后有人認為比亞迪“再無短板”;但也有人發出質疑,比如號稱十萬元級別之下搭載的智駕體系不包含城區智駕,這到底能不能算“高階”。值得一提的是,隔壁同行余承東當晚發微博稱“湊合能用與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同時還不忘為自家產品和發布會打廣告。

          圖源:微博截圖

          去年,比亞迪用“價格戰”打出了規模,一舉超越特斯拉拿下年度“全球新能源車市場銷量冠軍”;今年的比亞迪還能不能用“價格戰”打贏這場技術革命呢?

          01.“白菜價”的智駕?

          “用便宜的價錢,買最聰明的車”,這是比亞迪2月10日晚間“天神之眼”智駕發布會的一句廣告詞;用“聰明”來形容車,比“智能”其實更加容易理解。

          比亞迪這場發布會的主旨也很簡單,就是把智駕變成“白菜價”。

          王傳福非常霸氣地宣布,比亞迪全系車型中,20萬元級別全系搭載天神之眼高階智駕、15萬元級別全系搭載、10萬元級別還是全系搭載、10萬元之下也將多數搭載。

          圖源:比亞迪直播截圖

          據“趣解商業”了解,比亞迪的“天神之眼”包括高快領航、城市領航等高階智駕功能,并且分為 A、B、C 三個版本。

          天神之眼A(DiPilot 600)高階智駕三激光版,算力要求最高,標識顏色為金色,包括 3 顆激光雷達,主要搭載在仰望上。

          天神之眼B(DiPilot 300)高階智駕激光版,標識顏色為紅色,包括 1 顆或 2 顆激光雷達,主要搭載在騰勢、比亞迪品牌。AB兩個版本可實現城市領航功能。

          天神之眼C(DiPilot 100)高階智駕三目版,算力要求最低,標識顏色為藍色,能實現高速、城市快速路上的導航輔助駕駛,不包括城區。據“趣解商業”了解,搭載芯片為英偉達 Orin-N,后續也會使用地平線 J6 ;感知為純視覺方案,配置包括 5 顆毫米波雷達、12 顆攝像頭等,沒有激光雷達。

          最后王傳福還頗為遺憾地說道“現在智能駕駛是供應鏈還不夠,不然的話我們可以讓十萬元以下的車也全系搭載高階智駕”;說白了,太便宜的車成本真的控制不住,以后量產成本還能再壓縮。

          圖源:比亞迪直播截圖

          市場對于這場發布會,各有各的態度。

          二級市場,顯然非常興奮。早在2月6日比亞迪預告發布會的時候,比亞迪(002594.SZ)當天的股價隨即漲停,報收311.08元/股,僅僅一天市值就暴漲了800多億元;同時,宇瞳光學(300790.SZ)、伯特利(603596.SH)、聯創電子(002036.SZ)等供應商也跟著漲停,市場開始討論 “比亞迪智駕概念股”。發布會次日,比亞迪也是開盤即漲,上午十點總市值已經達到了9630億元,盤中最高達340.3元/股,最終報收329.9元/股。

          圖源:百度股市通截圖

          不過,消費者對此則有不同的態度。

          “比亞迪很牛,但不知道牛在哪”。看完快兩個小時的發布會,網友曉霞(化名)給出了這樣的評價,“最開始比亞迪介紹天神之眼有3個版本的時候,我還特意留意了一下,希望后續他們能從技術角度、研發過程等方面來解釋三個版本的不同,以及和市場現在智能駕駛技術相比的優勢,但是全程這樣的闡述很少,倒是有很多口號式的‘還有誰’之類的梗,并沒有說服我。”

          網友菲菲(化名)也有類似的感受。王傳福說“安全是電動車最多的豪華,智駕是安全出行最強的守護”,菲菲深以為然;“技術的便捷和突破固然重要,但對于智能駕駛來說安全性絕對是我考慮的首位,但是全場發布會關于安全性如何實現的闡述并不夠明確”,菲菲打趣道,“比亞迪可能不需要更多工程師了,需要個公關大牛來幫幫他們開發布會。”

          圖源:比亞迪直播截圖

          02.“進擊”的比亞迪

          “高端化、智能化、出海化”是比亞迪最重要的三大戰略。

          幾乎是和電動化轉型前后腳,追溯到2020年前后,比亞迪就考慮到了高端化的布局,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等技術等陸續推出,比亞迪從修煉內功開始來展現自己實力。

          到了2022年前后,比亞迪布局出海,截至2023年11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足跡遍布全球70多個國家及地區,超400個城市;完成在匈牙利、烏茲別克斯坦、巴西和泰國等地建設新能源乘用車生產基地。

          2023年,比亞迪在深圳市獲得全國首張高快速路段有條件自動駕駛(L3級)測試牌照,并在2024年進一步加速智能化布局,到了此次“天神之眼”發布會也可以看出,智能化將會是比亞迪今年的重點戰略。

          圖源:比亞迪

          從趨勢看,電車最終一定是從電動化卷向智能化,比亞迪的布局完全也符合了市場對于電車市場升級的走勢。

          比亞迪的戰略很明確,智駕一定是未來的趨勢,而且是個好東西,只是這個好東西現在很貴,所以公司就把智駕技術成本壓下來,先用“加配不加價”的方法讓大家享受到這個技術,以此來反向增加硬件的銷量。

          仔細來看,同樣都是通往智能化,比亞迪的戰略和特斯拉的戰略是相反的。

          馬斯克說過這么一句話,如果智能駕駛能全面實現,我可以沒有利潤的賣車;言外之意就是,他想做的是讓硬件廉價,然后去賺軟件的前。

          目的一樣,但打法不同,究竟誰的戰略更高級,這得看兩點:市場接受度、技術夠不夠硬。

          先看市場接受度,據“觀察者網”發布的《2024智駕年度調查:最高頻用車場景與最擔心問題是什么?》報告顯示,83.28%的消費者表示更高階的智駕功能將影響自身的購買決定,其中,有74.78%的消費者認為這一功能將促進自身購買。

          圖源:觀察者網

          不過,很大一部分消費者對于智駕技術的成熟度和安全性仍有顧慮。網友邦尼(化名)就表示,“我對電車通往智能化的未來毫不質疑,但對于現在技術的成熟度我很不確定;即使是高速巡航這種L2級別的智能駕駛,在我預判應該剎車但是智駕沒有反應的時候我就會立即接管。”

          當問到什么時候才能相信智能駕駛的時候,邦妮表示“等確定的法規制定了之后,我認為法規的完善是判斷技術商業化成熟度的重要指標。”

          有類似邦尼這樣想法的老司機們不在少數,“觀察者網”的報告中就表示關于“是否擔心高階智駕的到來”的問題,高達83.99%的消費者均投出了肯定票——其中,關于“事故后責任認定”的擔憂占比達到29%;關于“數據安全與社會安全方面”的擔憂占比總計為36.84%;而關于“功能使用便利性與條件限制”的擔憂則占比18.15%。

          換句話說,車企推廣智駕和消費者把智駕定為剛需,還有時間差。

          03.“價格戰”卷向智駕

          還有一點,即使消費者需要智駕,但需要的是不是比亞迪,還不好說。這中間隔著一層技術的對比。

          就拿比亞迪發布的“天神之眼”和小鵬智駕對比來看。級別更高的比亞迪紅標(搭載車型在15-25萬元區間)有8攝像頭+5毫米波雷達+1激光雷達,搭載英偉達Orin-X芯片,算力254TOPS,配備雙域控制器;小鵬P7+(18.68-21.88萬元)全系標配11個攝像頭、3個毫米波雷達以及12個超聲波雷達,搭載2顆英偉達Orin-X智駕芯片,算力達到508TOPS。級別略低的比亞迪藍標(搭載車型10-15萬元區間,部分下探至7萬元)有5攝像頭+3毫米波雷達,搭載地平線J3芯片,算力8TOPS;小鵬MONA M03 MAX(15.58萬元)配備20+智能感知硬件,包括2毫米波雷達+12超聲波雷達+7攝像頭。

          不論是硬件還是算力,比亞迪還有提升的空間。

          圖源:比亞迪直播截圖

          現階段的比亞迪,能把高階智駕裝到7萬元級別電動車,靠的是規模效應帶來的成本優勢。

          資深汽車媒體人孫銘訓表示,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汽車企業,比亞迪在智駕方面不論是硬件采購還是技術研發方面的成本,與銷量規模更小的車企相比都是被數倍甚至近十倍攤薄了的,所以這次能夠實現“加配不加價”其實也是比亞迪在利用其規模化優勢,增強產品競爭力的一個手段。

          就像去年開年喊出“電比油低”一樣,今年開年喊出的十萬級以下車型搭載智能駕駛,可以說是比亞迪掀起的L3級別智駕的又一“價格戰”。

          事實上,不只是比亞迪,各大車企在今年都陸續有進一步搭載L3智駕的計劃。長安搭上了華為要布局智能化生態、吉利公布了AI智能化戰略布局;新勢力中智駕方面一直較為出色的小鵬汽車也宣布將在年中推出V6全新版本,也就是準L3能力高階自駕,這也是全面超過FSDV13能力的開始版本,2025年底將推出真L3級別軟件和硬件冗余能力的自動駕駛......

          圖源:微博截圖

          有趣的是,幾年前,L3智駕還只是被當做是L2過渡到L4階段的一個“鑲邊”階段。當時市場的聲音大概就是L2是智駕從0到1,而完全解放雙手的L4就是從1到100,L3無非是商業化和制度都不完善的時候,一個過渡期。

          到了今年,話鋒一轉,2025年成了“L3商業化元年”。

          這背后有兩層原因:其一,L4自動駕駛實現的時間比想象的要久一點,政策法規的完善、市場消費者的認可度等等都沒有計劃中那么快地一步到位;其二,近年來Robotaxi以及現存的低階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積累了大量的底層數據,城市NOA的開放也讓智駕積累了更多復雜路段的經驗,大模型更是讓端到端智駕提上日程,技術的推動讓大家意識到,L3還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方向。

          一般情況下,一個技術的發展都是先向上探索,有規模之后再卷價格,比亞迪直接一招“反套路”,先讓車主都能開上自動駕駛,再把技術卷到新高度。

          L3這條路上,逐漸“分道揚鑣”的玩家到底誰能笑到最后,故事才剛剛開始。

          水滴汽車公眾號
          掃碼關注,獲取更多汽車資訊
          水滴汽車
          掃碼下載水滴汽車APP

          熱門評論(0)

          加載更多

          熱門車系資訊

          更多 >

          D7 DMH

          12.58-14.58萬元

          雅閣

          17.98-25.98萬元

          奧迪 e-tron

          54.68-64.88萬元

          杰德

          12.99-18.38萬元

          思域

          11.99-16.99萬元

          1. 北京水滴交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水滴汽車 京ICP備17030485號-2 京公網備 1101010200363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