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車險是慈善?險企喊虧車主喊貴,新能源車險怪現象
象視汽車 | 02-25
38280
進軍車險市場的巨頭比亞迪,也沒有扛住,去年陷入虧損境地。
事實上,保險公司在新能源車險上持續虧損,這是行業常態。同時,新能車車主又普遍感覺車險太貴。
險企喊虧車主喊貴,新能源車險為何陷入這樣一個怪圈之中?
1. 比亞迪車險是慈善?
汽車保險市場規模龐大,向來都是財險業第一大險種,很多險企巨頭營收的近一半,都來自于車險業務。
而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爆發,新能源車險成了令人眼饞的增量蛋糕。申萬宏源證券預計,2030年新能源車險保費規模將達12790億元。
萬億級市場,很多企業都想分一杯羹,比亞迪也不例外。
2023年,王傳福豪擲36億元,全資收購了破產重整的易安財險,殺入車險行業。
去年5月份,比亞迪車險正式上線,但也沒有逃脫虧損的行業魔咒。
2024年,比亞迪保險業務營收13.51億元,但虧損額為1.69億元;綜合賠付率高達233.92%,綜合成本率高達308.81%。
這意味著,比亞迪每收取100元保費,就要賠付車主233元。加上其他費用,綜合成本高達308元,相當于倒貼208元。
網友笑稱,比亞迪在做慈善,通過賣車從車主們那里賺的錢,又通過賣車險把錢還給了車主們。
2. 險企喊虧車主喊貴
背靠全球第一大新能源車企這棵參天大樹,比亞迪財險卻交出一張虧損的成績單。
這份尷尬,其實是整個新能源車險市場虧損的縮影。
中國精算師協會和中國銀行發布的信息顯示,去年我國保險行業為3105萬輛新能源汽車承保,收取了1409億元保費,平均每輛新能源車的保費為4537元;
行業承保合計虧損57億元,平均每承保一輛新能源車就虧183元;在2795個承保車系中,賠付率超過100%的高賠付車系有137個。
對于險企來說,新能源車險這塊蛋糕很大,但顯然并不好“啃”。
年年持續虧損,對險企經營帶來壓力。為了應對虧損和賠付壓力,險企或者上調保費,或者放棄部分市場。
而這對于新能源車主們來說,顯然不是個好消息。很多新能源車主們,都感覺保費要比燃油車貴很多,而且年年漲價,即便如此還遇到保險公司不愿承保的情況。
投保難、續保難、保費貴,是新能源車主們普遍遭遇的窘境。
3. 新能源車險怪現象
險企喊虧車主喊貴,新能源車險為何陷入如此怪圈?
首先,因為種種原因,新能源汽車的出險率和賠付率都很高。
有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出險率約為30%,這一數據是傳統燃油車出險率的兩倍。換而言之,同樣100輛車,傳統燃油車只有15輛車出險,而新能源車則有15輛。
以2023年為例,新能源車險賠付率達84%,較燃油車高出約10個百分點,這也導致了2023年新能源車險綜合成本率高達109%。
其次,新能源汽車維修成本很高,遠超傳統燃油車。
五年換代、三年改款,傳統燃油車更新換代較慢,零部件通用率很高,很多零部件都可以便利維修和更換。
但是新能源車更新換代太快,零部件通用率低。而且,車身一體化壓鑄、電池車身一體化等技術,導致車輛出事故后只能以換代修,后期維修成本高。
有媒體報道稱,某品牌插混車換個動力電池,都需要30萬元。這些原因,均導致新能源汽車車險成本居高不下。
最后,新產品、新技術,帶來新體驗的同時,也帶來很多難以預估的風險,導致車險成本增加。
例如,智能輔助駕駛,逐漸成為主流新能源車型的標配。從積極方面來看,這使得車輛智能化水平大大提升。不過,這些新系統、新工藝缺乏成熟的評估標準,對其風險尚難以做到準確預估。
有些車型的攝像頭、雷達裝在保險杠上。原來換個保險杠也就幾百塊錢,如今發生事故,只能連同雷達、攝像頭一起換,成本就變得特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