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日產N7不只有“大沙發”,它想打贏合資品牌反攻第一仗
駕仕派 | 03-04
20124
進入2025年,中國車市的競爭沒有絲毫減弱的跡象,情況反而變得更加復雜。
一方面,智駕普及戰打響。先是比亞迪將高快領航輔助功能下放到了7萬元的海鷗車型上,隨后零跑在15萬級的C10上標配激光雷達,實現城區和高快領航輔助功能。
另一方面,車企們不再局限于明面降價,而是轉向金融政策,比如很多車企推出5年零息,從造車新勢力到傳統車企,甚至超豪華品牌都紛紛加入這一行列,進一步改變了消費者購車體驗和市場競爭格局。
因此,在智駕戰疊加金融戰的背景下,合資品牌的處境變得更加艱難,它們要如何打好這一仗?
我們驚喜地看到,合資車企這次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從年初就開始主動出擊,反擊的烈度和力度都與以往不同。
近日,東風日產舉辦的“最家”技術發布會備受關注,除了形式到內容向新勢力看齊,還首次公布了其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儲備,從廣度到深度上都令人眼前一亮,不少技術看齊甚至超越行業一流水平。
發布會后,負責N7及新能源轉型的東風日產高管團隊接受了媒體群訪,出席的高管包括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商品規劃總部副總部長尚順事、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技術中心副中心長韋德領、東風日產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新宇、東風日產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政浩、東風日產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新能源品牌總經理王騫,可謂是全將集體出動,轉型的決心可見一斑。
01
“沙發廠”的再進化
在看完發布會后,從媒體到經銷商一致反映信息量太大,東風日產在新能源技術上的積累超出想象。
燃油車時代,東風日產最深入人心的標簽無疑是“大沙發”,將舒適性深深植入了消費者的心中。但是到了新能源時代,作為“沙發廠”,東風日產這次又向外界展示出了再進化的技術實力。
對于東風日產除“百萬級大沙發”外最想讓人記住的技術亮點,韋德領表示:“我覺得從體驗的角度來看,不暈車是必須要講的,這是能完全體會得到,而需要大家動態體驗的,包括在高速公路上也好,加速也好、減速也好,包括高速堵車的場景,都會感覺太輕松了、很溫柔。”韋德領透露,內部在試駕體驗后甚至愛上了堵車。
這不僅是因為坐起來舒服,同時也是因為開起來也非常省心,而這得益于東風日產補上了智駕這一課。
尚順事補充:“除了沙發以外,還有一個核心就是我們的高階智駕。之前去體驗高速NOA的時候,剛好遇到很多堵車,此時車輛非常平緩,就像視頻里面看到的那樣,咖啡不灑,化妝不花,一點沒有暈車的感覺,更沒有一頓一挫的感覺。所以我跟韋總說,以后開上了N7就愛上了堵車,專找紅色的路線走。”
東風日產對車內舒適體驗的打造是全方位的,不只體現在乘坐上的觸感和體感,還在于聽感、嗅感、知感等各個緯度。
比如發布會上沒有太詳細展示的座艙小憩模式,就是結合聲光效果,為乘客提供放松的休息環境。韋德領表示:“里面的聲音,是我們的工程師真正從千山萬水錄回來的;第二,我們跟星海音樂學院一起打造一套聲音系統。當用戶休息的時候,這種聲光的配套模式,我覺得也值得大家好好體驗。”
此外,N7 的不暈車技術不僅考慮了加減速的影響,還綜合了燈光、空調吹風、氣味等多種因素,有效緩解乘客的暈車感。
韋德領介紹:“最開始只考慮加減速,然后在上面下了很多功夫,包括電機系統方面,我們不斷去調,有著上百次的調試過程。但是后面我們在跟香港科技大學討論的時候,他們說人暈車可不是加減速就能把人搞暈,還有很多因素。”所以東風日產就從“人為什么會暈車的本質”角度出發,研究出了一套綜合的解決方案。
從這也可以看到,座艙舒適是很多廠家都會強調的一點,但東風日產之所以能被稱為“沙發廠”,就是因為它能做得更極致。
“‘沙發廠’,我們名副其實。品牌里面誰說‘沙發廠’第一的,那只能是東風日產;更超過東風日產的,只有我們自己。”
02
合資大廠也能做好智能化
作為“沙發廠”,東風日產在座艙舒適上的優越表現早已經不足為奇,但智能化不一樣。長期以來,智能化被視為合資車企的短板,然而東風日產這次卻展現出與眾不同的一面,讓人眼前一亮。
在智駕方面,東風日產通過與 Momenta 合作,一步到位獲得高階智駕能力,與國內新勢力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在智能座艙領域,東風日產全自研的 NISSAN OS 也已經具備行業第一梯隊的水準,同時,搭載鴻蒙座艙的產品也將在今年與中國消費者見面。
從表面來看,東風日產在智能化上的進步似乎更依賴于與供應商的合作,但實際上,東風日產在其中扮演的是產品定義和方向把控的關鍵角色,并非簡單的 “拿來主義”。
韋德領表示:“我們叫雙向賦能,我們選Momenta,以很快速度決定跟這家自動駕駛公司敲定合作,認準了一個方向,我們相信Momenta能做好,對方也相信我們合資企業會走這條路,所以就走到一起。那么雙方做了什么呢?以后你們采訪Momenta的時候,或者跟Momenta交流的時候,會感受到我從它身上得到的好處,而Momenta也從東風日產身上學到了很多。因為對東風日產來說,對整車的技術,以及對安全的要求和驗證的手段,這點在Momenta跟我們合作過程中,也是不斷地挑戰它過往的安全性能和整車基礎性能的底線,或者說是推翻了原來固有的認知。”
這種雙向賦能的合作模式,不僅提升了東風日產在智駕領域的技術水平,也為 Momenta 提供了寶貴的整車技術和安全驗證經驗。
例如,東風日產交付給 Momenta 改造的第一臺車的狀態就超出了后者的預料,這是其合作史上第一次收到狀態如此完美的車。“這意味著我連改造車的工作都為他們準備充分了。如果車的調校條件不好,他們拿回去調校也是無效的,或者要浪費很多時間反復調整。但我知道我要做到了什么程度,他們接手后,雙方的效率會更高。這些細節體現了我們在合作過程中的優勢。”韋德領解釋道。
而且在高階智駕功能的開發過程中,東風日產也會提出自己的要求,比如始終將安全性放在首位,在東風日產看來,一切技術進步的前提是安全底線不能丟。顯然,在與Momenta 的合作中,東風日產并不是一個只出錢不出力的甲方。
韋德領介紹:“我們與Momenta的合作是共創,包括算法方面,我們也會一起討論。例如,在內部討論AEB的介入邏輯時,關于踩剎車是由機器還是人來主導,以及如何協調這一算法,這些都是我們與Momenta一起完成的,而這些需求基本是其他企業不會提的,都是我們提出來,與Momenta一起共創的算法。”
這正是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的真正體現,也更符合行業趨勢。
一方面,從分工來看,智駕供應商更擅長技術實現,傳統主機廠則更擅長產品定義。另一方面,隨著端到端智駕方案的出現,過去很多車企自研的規則化智駕路線已經失去意義,智駕格局正在迅速重新洗牌,未來頭部智駕供應商和主機廠共同合作的新格局已逐漸顯現。事實上,如今很多號稱智駕自研的車企其實都是采用供應商的方案。
在這方面,東風日產可以說是走在了行業前列。
03
N7是一款“站得住、行得遠、行得穩”的產品
N7 的進步顯而易見,然而不得不承認,這款車到來的時間確實有些晚。
在如今高度內卷的中國車市,“晚” 字往往帶有一定的負面含義,所有人都恨不得能再快一點,新車開發周期從 3-5 年大幅縮短至 1 年,“三年磨一劍” 已經變成了 “一年磨三劍”。
東風日產對此卻有自己的理解。高政浩表示:
N7從研發生產到推向市場給人感覺進度慢,是因為從一開始東風日產就立志要打造一款好車,一款與自身定位和技術實力相匹配的車,以此重新擦亮 “技術日產” 這塊金字招牌。
實際上,東風日產不是沒有嘗試過加快速度,但結果并未達到預期。啟辰作為東風日產新能源的先行軍,雖然在純電、插混以及氫能源等領域都有所布局,但產品表現并未達到爆款級別,之前在新能源市場中缺乏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因此,對于 N7,即便當時已經完成開模,PT(產品試制)也已開始試做,東風日產還是決定全部推翻重來。高政浩說道:“東風日產(N7)雖然來得晚,但我們一定能推出 ‘站得住、行得遠、行得穩’ 的產品。”
他強調,N7 對東風日產的意義重大,不僅標志著東風日產進入新能源時代,開啟穩轉拓的轉型時代,而且對東風和日產的影響更為深遠。而東風日產團隊也對 N7 充滿信心,它的出現將極大地提振合資公司的股東雙方。
對于日產而言,N7 是其全球首發的新能源車,將引領日產在全球電動化、智能化發展的潮流;對于東風汽車來說,盡管在新能源領域已經布局了從低端到高端的品牌矩陣,但 N7 的產品力以及東風日產的戰斗力,仍會讓東風在新能源領域的影響力和傳播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在合資車企普遍承壓的背景下,近年來,幾乎所有的合資企業都在高喊 “在中國、為中國、源自中國”(In China、For China、From China)的口號,但各家的具體做法卻不盡相同。有的選擇將全球 Global 平臺引入中國,例如大眾 ID 系列;有的則完全采用本地化 Local 平臺。
劉新宇解釋了東風日產的做法:“我們既沒有照搬 Global,也沒有完全采用 Local 技術解決方案,而是在中間不斷取長補短,在效率、品牌以及我們自身的底線方面尋求平衡。”
正因為 N7 是經過精心打磨的產品,所以東風日產對其寄予了厚望。
王騫以自己在東風日產工作 20 年的經歷,向大家透露了一個反常識的觀點:“我在東風日產 20 年了,從未賣過 ‘躺贏’ 的產品,我們始終在狼性文化的基礎上尋找市場機會,最大限度地抓住機會,這是我們的歷史,也是我們的基因。”
東風日產其實在合資車企中一直非常,因此 N7 能夠做到領先其他合資品牌新能源產品 12 -18 個月。但要想在接下來的市場競爭中獲勝,還需要從骨子里改變認知。
王騫表示,目前團隊狀態極佳,大家眼里是放光的,這種放光體現在每一個維度上,“只把壓力換成動力還不夠,還要把壓力換成認知,要改變過去成功的認知,要知道新能源是怎么成功的。”王騫表示,自己手下從渠道到客戶的團隊,雖然都是東風日產的“老人”,但仍在不斷刷新自己的認知。比如,改變壓庫的經銷模式,用訂交分離來服務客戶。
可以看到,東風日產已經從內到外煥然一新,合資品牌反攻的時刻已經真正到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