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的零跑,給蔚來上了一課
象視汽車 | 03-14
23250
硝煙彌漫的戰場上,零跑汽車猶如一匹黑馬,以單季度盈利8000萬元的戰績,撕開了蔚來汽車上市七年來虧損近千億元的傷口。
當零跑用“螞蟻戰術”啃下盈利城池時,蔚來仍在用“大象舞步”踩踏現金流的紅線。過去被人看不起的零跑,如今卻給蔚來上了一課。
1.零跑都已經開始盈利了
日前,零跑汽車發布了2024年年度財報。
財報顯示,去年零跑全年營收321.6億元,同比勁增92%;凈虧損28.2億元,與2023年的42.16億元相比,收窄14億元。
零跑的最新財報,也揭曉了此前備受關注的“盈利謎底”。
得益于銷量增長帶來的收入,以及毛利率的大幅提升,零跑汽車在2024年第四季度首次實現了盈利,其當季的凈利潤為0.8億元,比市場預期的0.7億元還要高。
零跑贏利的核心邏輯,其實很簡單,就是“以量換利”——通過高性價比車型(如C系列)快速搶占市場,用規模效應來攤薄成本。
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不容易。零跑的逆襲之路,猶如沙漠玫瑰在鹽堿地綻放。
當大多數新勢力還深陷虧損泥潭、等待融資續命時,零跑這個過去被人看不起的車圈小透明,居然逆襲成為繼理想之后第二家盈利的新勢力,比小鵬、蔚來都要早。
2.蔚來依舊深陷虧損泥潭
零跑的盈利,恰似一柄鋒利的劍刃,剖開了蔚來的虧損傷口。當零跑在性價比市場高歌猛進時,蔚來卻深陷“高端陷阱”。
從成立之日起,蔚來就高舉高端豪華的大旗,其產品定位比任何其他自主新能源品牌都要高,售價自然也高高在上,基本都在30萬以上,動輒大幾十萬。
慣有思維中,產品售價如此之高,應該很容易盈利才對。但現實是,蔚來燒錢一年又一年,可是依舊深陷虧損泥潭無法自拔。
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3年蔚來凈虧損額,分別為96.61億元、114.13億元、56.11億元、105.72億元、145.59億元和211.47億元,六年累計虧損達730億元。
2024年前三季度,蔚來虧損155億元。
疊加上第四季度的虧損額,蔚來自2018年上市以來七年,累計凈虧損額已經超900億元了。
如此瘋狂燒錢的速度,業內除了虧損超千億的恒大汽車,也是沒誰了。
3.零跑給蔚來上了一堂課
零跑的盈利,也許可以給蔚來帶來很多啟示。首先,利用規模效應,多掙錢且攤薄成本。
2024年,零跑月銷從萬臺出頭,攀升至4萬多臺,全年爆賣近30萬臺,同比翻了一番。
這再次驗證了新勢力的生存門檻是年銷30萬臺,超過這個體量才能覆蓋成本,實現盈虧平衡。
反觀蔚來,去年只賣了22.2萬臺,距離門檻還有一段距離。蔚來旗下走量的樂道銷量遭遇滑鐵盧,給蔚來銷量的增長,蒙上了一層陰影。
其次,不盲目胡亂花錢,節省開支少花錢。
造車以來,零跑低調務實,始終注重資金的合理規劃和使用效率。通過制定科學的財務預算和資金使用計劃,零跑汽車確保了資金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我們從未看到,零跑去搞一些聲勢浩大的發布會。
而蔚來則花錢無節制:公司賬上剩十幾億事,卻敢花3000萬包下深圳灣體育中心辦活動;策劃純電車挑戰珠峰,安排一臺柴油發電機一路隨行充電……
好在李斌認識到了這個問題,正在推行名為CBU的經營機制,開始精細算賬、擰緊財務螺絲了。
最后,極致管理供應鏈,不養重資產。
零跑非常理性,其廠房和零部件供應鏈上采用“租賃+合資”的輕資產模式,以降低固定成本。
甚至智能駕駛訓練所需的算力資源上,都主要采用租賃模式。這樣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從而輕裝前行。
而蔚來的重資產模式向來爭議頗多,其引以為傲的換電站、牛屋的投建和運營,均需要大量的資金,這些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蔚來的現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