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端下載

          logo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資訊詳情

          436項極端測試+雙認證,ID.與眾如何打造電動車安全天花板?

          城市汽車 | 03-15

          22817

          當新能源車銷量突破千萬級大關,"充電焦慮"逐漸被"安全焦慮"取代。近期頻發的電車自燃事件引發全網熱議,消費者不禁發問:電池安全真的能讓人安心嗎?在這場關乎行業信任的大考中,ID.與眾用436項嚴苛測試和雙重權威認證,給出了一份教科書級的答卷。

          煉獄級測試:讓電池歷經"九九八十一難"

          在電池安全領域,ID.與眾開創了行業罕見的"極限生存法則"。研發團隊構建了包含高溫、低溫、涉水、剮蹭、碎石撞擊等436項測試的超嚴苛體系,模擬極地嚴寒、沙漠熱浪、暴雨積水等12種極端場景。更值得關注的是,這些測試并非簡單的"走過場",而是采用遠超國標1.5倍的標準進行。例如,電池包需承受12米高空跌落的沖擊力,在-40℃至85℃的溫度循環中完成2000次充放電測試。這種"自虐式"的測試方式,讓電池在實驗室就經歷了現實中可能遇到的所有考驗。

          鎧甲級防護:六橫一縱打造"金鐘罩"

          針對電池組易受底部沖擊的行業痛點,ID.與眾工程師團隊創造性地采用六橫一縱高強度鋼底殼設計。這種蜂窩狀結構使電池包底部抗壓強度提升30%,可抵御30噸重物靜壓而不變形。特別設計的導流槽與潰縮區,能將碰撞能量均勻分散,配合IP68級防水防塵技術,形成"物理防護+智能防水"的雙重保險。即便遭遇托底事故,也能確保電池組毫發無損。

          雙認證背書:安全含金量一目了然

          在安全認證方面,ID.與眾成為首個斬獲中汽研NESTA"整車電池安全認證"與"電池安全年度車型"雙桂冠的品牌。該認證體系涵蓋電池熱失控防護、碰撞安全、極端環境適應性等12項核心指標,其嚴苛程度堪稱行業"試金石"。兩項認證的背后,是ID.與眾歷時3年的技術攻關,以及對2000多組電池數據的深度分析。

          在新能源車技術軍備競賽中,ID.與眾選擇回歸安全本質。當行業普遍追求續航數字突破時,他們在電池安全領域默默耕耘:獨創的CTP(Cell to Pack)技術使電池能量密度提升20%,同時將熱失控概率降低至0.0001%;智能BMS電池管理系統實現毫秒級故障響應,可在0.1秒內切斷高壓電路。這些看不見的技術細節,才是消費者安心出行的真正保障。

          隨著新能源汽車進入"安全為王"的新時代,ID.與眾的實踐證明:真正的安全不是營銷噱頭,而是需要千萬次測試的數據支撐,需要工程師對每個細節的極致追求。當行業在續航、智能領域展開"軍備競賽"時,ID.與眾用436項測試和雙重認證,為電動車安全樹立了新的標桿。畢竟,對于消費者而言,5年、10年后依然可靠的安全性能,才是他們愿意長期托付的出行伙伴。

          水滴汽車公眾號
          掃碼關注,獲取更多汽車資訊
          水滴汽車
          掃碼下載水滴汽車APP

          熱門評論(0)

          加載更多

          熱門車系資訊

          更多 >

          D7 DMH

          12.58-14.58萬元

          雅閣

          17.98-25.98萬元

          奧迪 e-tron

          54.68-64.88萬元

          杰德

          12.99-18.38萬元

          思域

          11.99-16.99萬元

          1. 北京水滴交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水滴汽車 京ICP備17030485號-2 京公網備 1101010200363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