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端下載

          logo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資訊詳情

          合資車企如何突圍? 一汽-大眾給出新方案

          汽車很聽話 | 03-21

          20573

          2025年,中國汽車行業競爭更加激烈,也更加精彩。一方面,自主車企高舉“智駕平權”的大旗,將市場競爭由單純的“價格戰”卷向更高更深的維度;另一方面,過去幾年銷量持續下跌、失去市場主導權的合資車企開始高調出擊,開打市場反圍剿。

          廣汽豐田推出首款智能純電車鉑智3X,用全網最低價格和同級別最高的智駕芯片算力來彰顯誠意,將激光雷達和端到端智駕高階智駕下探至15萬元以內;東風日產推出N7,搭載其全棧自研的新能源技術架構“天演架構”,以及與Momenta聯合開發的高階智駕系統;上汽通用將20萬元級別的主力車型別克君威直接降至10萬元級……

          一汽-大眾一出手,將合資車企的反攻,由零散的戰術出招拉升至戰略體系高度:3月17日,大眾和一汽宣布已簽署新的戰略合作協議。新協議不僅規劃一汽-大眾11款全新車型的強大新品攻勢,還明確了插混車型由一汽-大眾主導開發。這意味著,一汽-大眾告別“技術輸入”的合資模式,引領“自主開發+反哺全球”的合資新范式。

          產品不用愁

          2020年-2024年,短短數年間,中國乘用車市場的新能源滲透率就從5%左右攀升至50%左右。如此急劇的市場變化,顯然超出合資車企的戰略部署與市場響應速度。燃油車銷量下滑、新能源車布局滯后,是過去數年合資車企銷量連年下滑的共同原因。

          如何推出適應市場的新產品,這是合資車企眼下的共同難題。一汽與大眾的近期簽約,首先明確了一汽-大眾的新產品規劃,不僅規劃近期11款的強大新品陣容,還將新品規劃排布至2030年。

          根據規劃,自2026年起,一汽-大眾11款全新車型規劃,進一步豐富合資企業的產品陣容。其中,大眾汽車品牌將推出10款車型,捷達品牌1款。至2030年,一汽-大眾各品牌將在“油電混共進”、“油電混全智”策略的基礎上,推出超過20款全新車型,以多元化商品矩陣、智能化解決方案和場景化體驗設計,全面滿足中國客戶的多樣化需求。

          根據官方披露的信息,11款新產品包括6款純電動車型、2款插電式混動車型、2款增程式車型及1款燃油車型,覆蓋不同動力形式多個細分市場。6款為純電動車型中,涵蓋1款MEB平臺車型基于CEA的智能化升級,2款基于CMP平臺的緊湊級純電動車型,2款基于未來先進平臺的中型純電動車型。捷達品牌的首款純電動車型,面向入門級細分市場,將于2026年推出。

          既要在燃油車市場“守得住”,也要在新能源賽道“拓得開”,這是今年年初一汽-大眾旗下三大品牌在突破2025的主基調下,定下的核心原則。上述新產品的規劃,同樣體現上述原則,燃油車穩固現有基盤,增加1款新產品,在比較薄弱的新能源市場,加大新品攻勢。

          技術要自主

          雄心勃勃的新品規劃背后,一汽-大眾不僅要補齊新能源車產品少的短板,更要在智能化方面實現趕超。支撐一汽-大眾接下來兩三年密集新產品攻勢的,是全新CMP等電動平臺、全新電子電氣架構CEA等先進的技術平臺,都是“含華量”很高的新技術平臺。

          據了解,CMP平臺是大眾專門為A級車打造的平臺。與大眾此前推出的MEB平臺相較,CMP平臺由大眾集團中國本土化團隊開發,通過采用中國供應鏈產品(如電池、電驅系統),針對中國用戶需求調整設計,能將開發周期流程縮短30%,并實現40%的成本優化。

          CEA架構是大眾首個在中國研發的電子電氣架構,其中的“C”代表China,由大眾與小鵬合作開發。該架構采用“準中央計算+區域控制”設計,深度融入中國數字生態,支持OTA升級,可大幅提升整車的智能化表現。同時,CEA架構的布局更精簡,使得汽車內控制單元的數量大幅減少30%,提升車輛運算性能和安全性的同時,還實現成本優化。基于MEB平臺的一款新車型,也將借助CEA實現全方位的智能化升級。

          更重要的是,一汽-大眾還將在新一代產品開發中發揮主導作用,告別過去依賴外來“技術輸入”的被動局面。根據規劃,一汽-大眾將深度參與新產品的定義與開發,首款捷達品牌純電動車型將搭載一汽-大眾SOA電子電氣架構,一汽-大眾將自主決策,為捷達品牌提供達到行業領先水平的智能化方案;新的插混動力總成合作開發中,一汽-大眾將發揮主導作用。

          從新規劃不難看出,大眾方面既要保持德系品質的“金字招牌”,又要在智能化賽道上跑出“中國速度”。一汽-大眾則通過更多參與產品定義與開發,爭取到更多的自主權與話語權,提升企業自主發展能力。

          結語

          面對市場不斷失守的不利局面,近兩年合資品牌也在不斷自救,加速產品推新、補齊智能化短板,定價更親民、“一口價”模式、保值回購等措施,讓購車更安心便捷等。但總體而言,這些自救措施更多是戰術層面,見招拆招的零散打法。一汽-大眾此次簽約,則將合資車企的突圍反擊,拉升到戰略體系的高度,意味著今后一汽-大眾的市場反擊,有更強的技術平臺支撐,更體系化的打法。

          自2024年12月25日陳彬執掌一汽-大眾以來,這位一汽集團現任副總經理中最年輕的高管、大集團核心管理層中少見的“75后”,便迅速在一汽-大眾掀起一場全面而深刻的變革。

          燃油車時代,合資車企的樣板看一汽-大眾;智能電動車的轉型升級中,自我革新的突圍旗手,還要看一汽-大眾。

          水滴汽車公眾號
          掃碼關注,獲取更多汽車資訊
          水滴汽車
          掃碼下載水滴汽車APP

          熱門評論(0)

          加載更多

          熱門車系資訊

          更多 >

          D7 DMH

          12.58-14.58萬元

          雅閣

          17.98-25.98萬元

          奧迪 e-tron

          54.68-64.88萬元

          杰德

          12.99-18.38萬元

          思域

          11.99-16.99萬元

          1. 北京水滴交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水滴汽車 京ICP備17030485號-2 京公網備 1101010200363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