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登頂新勢力榜單,C10憑什么助力零跑力壓蔚小理??
予墨Auto | 04-09
20597
2025年3月的新勢力銷量榜單,上演了一場頗具戲劇性的大戲。當輿論場仍在為"蔚小理"的座次爭奪、小米汽車的"粉絲經濟"沸騰時,零跑汽車37,095輛的月考成績單,將聚光燈驟然拉向自己。我想,整個行業都要重新審視這個曾被視為"第二梯隊"的零跑了。
從“離經叛道”到“3月登頂”
翻開零跑汽車的成績單,單車型銷量最高的是上市2年的C10。3月份,它的單月交付突破1.2W,大定再度破萬,短短2年累計交付10W+,實現了海內外雙爆,且零跑還在東南亞地區持續開店,按照這勢頭,月交付破2萬那是遲早的事。從產品力來看,C10領銜的零跑逆襲背后,藏著一個打破行業共識的技術抉擇——作為同價位目前少有配備激光雷達的車型?,C10在10-15萬元市場掀起了激光雷達方案的高階智駕"平權運動"。
在2025年以前,這一選擇被多數車企視為冒險。因為激光雷達的成本太高,激光雷達智駕方案,就只能在高價位車型上使用。尤其是當特斯拉的FSD也是純視覺方案時,國內大多數廠商自然而然的,把純視覺智駕方案視為圭臬,零跑選擇激光雷達方案則被視為離經叛道,或者說是“賠本賺吆喝,注定走不遠”。
然而,零跑汽車不僅堅持了激光雷達路線,更將其下放至主流市場。更讓行業大跌眼鏡的是,零跑汽車還比對手更早實現盈利。
在零跑看來,激光雷達高階智駕不應是高端車型的專屬配置,而是普通消費者的"基礎權利"。對零跑自身而言,這份堅持讓其獲得了寶貴的“真大方”標簽,從而為其在激烈競爭中殺出血路,進而登上C位。
當然,如果只有智駕,那么零跑也不會芝麻開花節節高。仍以C10來觀察,它在產品上的表現,既滿足了車主“我”的需求,也滿足了“家人”對于座駕的期待。
征服車主的“動力與科技”味蕾
如果說激光雷達智駕是C10破局的利刃,那么其在動力與智能座艙上的表現,則構成了吸引年輕車主的"磁力場"。對很多年輕車主來說,買車不只是為了通勤代步,更是一種“我是誰”的表達。
先說動力表現。零跑C10搭載的單電機后驅動力系統,實現170kW峰值功率和320N.m扭矩輸出,純電版零百加速7.29秒,增程版7.68秒。僅從數據看,這樣的動力,相當于2.0T版本的吉利星越L,后者百公里加速7.5秒。但零跑C10是純電車,起步期的加速感要明顯優于燃油車。對車主而言,接送孩子時零跑C10是溫順的“奶爸車”,獨自駕駛時秒變“性能鋼炮”,這種分裂感讓人上癮。
操控方面,零跑C10雖然談不上多么激進,但它在底盤質感上有超出預期的表現,尤其是轉向手感和底盤濾震都不“廉價”。這對10-15萬元這個價格區間來說,是件挺不容易的事。更值得一提的是,零跑C10使用了與理想L系列相同平臺的后五連桿懸架結構,在這個價位區間里同樣少見。實際駕駛感受中,它比你預期的“電動SUV”更扎實,尤其在高速變道或轉彎時,車身姿態的穩定性給人足夠信心。
再說科技配置。零跑C10的“科技感”不是停留在堆屏幕、玩氛圍燈的層面,而是通過實打實的智能化帶來體驗差異。最核心的,當然是Leapmotor Pilot高階智駕系統。它目前可實現高速NOA領航輔助、高速變道輔助、智能避障等功能,從各路媒體和達人的實測來看,在京津冀、長三角等主干高速線路上表現穩定,識別精度高,基本能達到“解放雙手、安心跟車”的實用級水準。雖然它還不具備城區NOA的能力,但考慮到它15萬就能拿下的價格,大多數用戶已經非常滿意。
?還有智能座艙領域,?中高配驍龍8295芯片支撐的Leapmotor OS系統,不僅實現"可見即可說"的全場景語音交互,更打造"家庭賬號"功能,能最大支持9位駕駛者的賬號,記憶座椅記憶、導航偏好等等,且能通過人臉識別自動切換。當競品還在比拼屏幕數量時,零跑C10已用"無感智能"建立起用戶粘性。
滿足“家人”舒適、省錢的期待
一臺家庭SUV不能只“討好駕駛員”,更要照顧到副駕、后排,甚至后備箱里的行李。這時候,零跑C10又展示出了它“為家人考慮”的那一面。
首先是空間和舒適性。C10的車身尺寸接近中型SUV,長4739mm,軸距2825mm,尺寸比一些緊湊級SUV大了一圈,帶來了明顯的乘坐空間優勢。尤其是后排,腿部空間充裕、地板純平,五口之家出行毫無壓力。而且,座椅設計上也做了不少功夫,比如前排座椅支持通風加熱,后排靠背可調節角度,不是那種“為湊配置打卡”的設計,而是真的考慮到家人乘坐體驗。
懸架調校方面,C10整體偏舒適取向,對路面震動的過濾比較細膩,遇到減速帶、井蓋這類城市常見“突襲者”時,也能處理得比較柔和。加上不錯的靜謐性,這讓它在家用通勤、接娃送爸媽等場景中顯得格外合適——簡單說,就是坐著不累。
再談安全性。零跑C10全系標配包括6安全氣囊、主動剎車、車道保持、疲勞監測等主被動安全配置,此外激光雷達加持的Pilot智駕系統,也為行車增加了一層“多眼”保障。尤其在高速工況下,智能避障和并線輔助等功能,能有效減少操作失誤的風險,對于家用車來說,無疑是一種安心的“冗余設計”。
很多車,是“我喜歡”,但“家人不理解”。而C10做到了一個平衡點:“我”可以享受科技、享受操控,而家人則收獲舒適、實用和經濟。這可能就是它銷量破萬的底層邏輯。
結語
在新能源賽道的馬拉松里,零跑用C10證明了新戰術的可能性——只要堅持自己的特色,各維度都比對手多做1%,多解決1%的用車痛點,就能在耐力賽中脫穎而出。真正的創新不是堆砌參數,而是讓技術和產品力走出公關稿,開進千家萬戶的車庫。這場始于激光雷達、成于用戶思維的變革,或許正在改寫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