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大跌42% 保時捷天塌了
汽車門網 | 04-15
20526
近日,保時捷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報告。數據顯示,保時捷全球交付量為71470輛,同比下降了8%,其中德國和中國市場出現大幅下滑,而中國市場跌幅更是擴大至42%,幾乎創下近十年來的最大跌幅。
從銷量數據來看,保時捷在多個關鍵市場的銷量都出現下滑。其中,德國本土市場銷量同比下滑34%至7495輛,在歐洲市場同比下滑10%至18017輛,在海外和新興市場同比增長6%至15789輛,保時捷最大單一市場是北美洲,同比增長37%至20698輛,銷量規模大幅超過中國市場。中國市場銷量僅9471輛占全球總銷量的13.25%,這也意味著保時捷在國內的市場地位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
事實上,這已經是保時捷連續第三年失去全球最大單一市場位置。要知道,保時捷在中國的銷量自2021年達到峰值之后,呈現出逐年下滑的趨勢。從2021年到2024年,保時捷中國銷量從9.57萬輛一路狂跌到了5.69萬輛,同比下降28%,中國市場從保時捷全球第一大市場降至第三,今年第一季度則是延續了這一下滑態勢。
保時捷的財報數據也不樂觀。3月12日,保時捷發布2024年財報顯示,公司過去一年銷售收入約400億歐元,同比下降1.1%;凈利潤為36億歐元,比前一年下跌30.3%,原因便是高成本和中國市場需求疲軟的影響,而利潤的下跌也直接造成了電動化布局的裹足不前。
要知道,保時捷曾信誓旦旦承諾在2030年純電交付占比超過80%。但由于過于低迷的市場表現,使得保時捷不得不將“市場轉型步伐放緩”。2025年初,保時捷宣布推遲目標,增加燃油與混動車型投入,計劃將重啟燃油車型,將上世紀70年代,911限量款經典車型改款上市。這樣的戰略調整,在電動化風生水起的中國市場,無異于自戕。
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成大勢所趨,國內品牌如蔚來、理想等快速搶占高端市場,性價比高、智能化強成為國內消費者的“心頭好”。國內消費者的購車喜好也由豪華logo帶來的光環逐漸走向務實的智能體驗。更為重要的一點是,中國本土新興豪華品牌用30萬-50萬的價格就能媲美百萬豪車的加速性能和智能配置。保時捷再強,但百萬起步的售價也成為促使年輕一代消費者轉向"冰箱彩電大沙發"俱全的國產新勢力的懷抱。
而且,近年來中國自主汽車品牌崛起過于強勁。乘聯會數據顯示,3月豪華車零售25萬輛,同比下降7%,環比增長68%;豪華品牌零售份額12.9%,同比下降3個百分點。中國新興豪華品牌的整體銷量尚未可知,但從品牌銷量漲勢來看,小鵬汽車同比增長了267.9%、理想汽車同比增長了26.7%、極氪汽車同比增長了18.5%。這也從側面印證,國內新興高端品牌的不斷涌現與銷量逐漸走高擠占著傳統豪華品牌的市場份額。
不止保時捷,不少傳統豪華品牌都在面臨中國市場的挑戰。2025年第一季度銷量數據顯示,以BBA為代表的傳統豪華汽車三巨頭一季度累計銷量均在11萬輛。奧迪、奔馳、寶馬的銷量分別下滑了19.7%、25.9%和11.4%。與BBA相比,二三線傳統豪華品牌在中國市場將面臨更大的挑戰,由于市場規模小以及市場份額還在不斷被蠶食,如林肯、英菲尼迪等二線豪華品牌還將存在退市風險。
近年來,中國車企的新豪華靠智駕,不斷侵占海外豪華品牌的業務。豪華品牌們看著中國市場這塊越來越難啃的“大蛋糕”也在積極裝備“新武器”,其中發力點主要集中在智能化領域。3月11日,一汽奧迪宣布2025 年計劃推出五款全新車型中將全部搭載奧迪與華為攜手聯合研發的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另采用智己的電動車平臺合作開發全新純電車型。3月17日,寶馬中國宣布與華為終端宣布已達成合作協議,推出基于HarmonyOS NEXT開發多元化智能應用與功能。奔馳與吉利共同研發的新型混合動力引擎將在中國市場投產,合作研發全新一代CLA混動版車型。據最新爆料,保時捷已經與地平線在智能駕駛的研發上展開合作,預計在本屆上海車展期間或之后,公布具體細節。
但這個老牌豪車能否重獲中國消費者青睞,還要看其能否真正放下身段,讀懂新貴們的需求變化。畢竟,當"土豪標配"變成"智商稅"代名詞時,任何品牌都可能被時代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