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本田P7:以“新駕趣觀”破局電動時代的三重革新
汽車維基 | 04-16
18080
4月15日,廣汽本田P7在成都正式上市,新車提供單電機后驅和雙電機四驅兩大動力類型,共3個版本。其中,后驅長續(xù)航Pro版一口價19.99萬元,后驅長續(xù)航Plus版一口價21.89萬元,四驅長續(xù)航Max版一口價24.99萬元。
當電動化賽道陷入“配置內卷”的怪圈,廣汽本田P7選擇以“高階駕控基因”與“匠心豪華體驗”破局,重新詮釋電動時代的“高級感”內涵——它不僅是參數(shù)表的華麗,更是技術、設計與安全深度融合的體系化實力。
從機甲美學車身的每一道銳利折線,到ADS電磁減震系統(tǒng)對顛簸的精準化解;從麂皮包裹的圖書館級靜謐座艙,到12000噸壓鑄電池裝甲構筑的安全堡壘,廣汽本田P7的“高級感”始終圍繞用戶真實需求展開:既要讓駕駛者享受后驅車50:50配重比帶來的攻彎樂趣,也要讓全車乘客在64色氛圍燈與16個BOSE音響的環(huán)繞中感受細膩溫度。
這種“不妥協(xié)的平衡哲學”,正是其超越同級競品的底氣——在廣汽本田P7的價值邏輯中,高級,從來不是配置的堆砌,而是每一次加速、每一寸觸感、每一程出行都能讓用戶由衷感嘆:“這很本田,卻又超越本田。”
機甲美學與越級豪華
當新勢力車企沉迷于“屏幕尺寸軍備競賽”和“冰箱彩電沙發(fā)”的場景想象時,廣汽本田P7重新定義了電動時代的豪華本質——高價值感不是參數(shù)的無限疊加,而是以用戶真實需求為錨點,將百萬級技術轉化為觸手可及的體驗。
先看設計。廣汽本田P7以“Razor Edge鋒芒畢露”設計語言,將未來感與實用性完美融合。寬體低趴的轎跑造型搭配貫穿式LED燈組與發(fā)光H標,塑造出極具辨識度的科技運動風范。
隱藏式門把手、電子外后視鏡等細節(jié)不僅優(yōu)化空氣動力學,更賦予車身簡潔犀利的視覺張力。而溜背式車頂與充電口集成指示燈等設計,則讓美學與功能共生,詮釋了精致追求。
廣汽本田P7的“機甲美學”設計絕非單純視覺炫技。寬體低趴轎跑造型與電子外后視鏡的空氣動力學優(yōu)化,將風阻系數(shù)降至0.235Cd,媲美百萬級純電GT。
隱藏式門把手與充電口指示燈的設計,前者降低能耗,后者提升充電場景儀式感。這種“美學服務于功能”的造車理念,恰是傳統(tǒng)品牌多年沉淀的核心邏輯。
座艙內,廣汽本田P7的“越級豪華”更顯深意。
當競品將“豪華”等同于屏幕數(shù)量時,廣汽本田P7選擇用“長周期價值定義體驗”。P7采用了三層零壓感座椅,采用賓利同款的抗菌抗病毒材質,抗菌指數(shù)達到6.0以上,超行業(yè)標準3倍。慢回彈泡棉座椅的耐用性遠超普通皮革,53.5cm超寬座墊設計參考了奔馳S級的人體工學數(shù)據(jù),塌陷度5年后仍<8%,真正做到“歷久彌新”;1.85㎡ LOW-E鍍銀全景天幕采用與勞斯萊斯同源的真空磁控濺射工藝,紫外線隔絕率99.9%,成本比普通天幕高3倍;麂皮內飾通過8萬次耐磨測試,遠超行業(yè)5萬次標準……
面對中國家庭“駕駛者聽導航,孩子看動畫片的場景”,廣汽本田P7使用了16揚聲器BOSE音響系統(tǒng),通過頭枕獨立聲場實現(xiàn)了精準聲學分區(qū)。
這種“全員尊享”的細膩洞察,正是合資大廠對“豪華”的重新詮釋,實現(xiàn)真正的價值升維。
駕趣基因的電動重生
當新勢力車企將“駕趣”簡化為零百加速數(shù)值時,廣汽本田P7用純電時代的本田魂給出了更深刻的答案,駕趣不是瞬間腎上腺素飆升的粗暴堆料,而是人車合一的動態(tài)平衡與全場景愉悅感。
基于純電云馳架構開發(fā)的三電系統(tǒng),廣汽本田P7在本質上延續(xù)了本田內燃機時代的性能哲學。單電機后驅版動力線性輸出,復刻了Type R車型VTEC引擎“越踩越有”的漸進式爆發(fā);雙電機四驅版4.6秒破百的狂暴加速,則如NSX混動超跑般收放自如。
這種對動力曲線的精密標定,讓廣汽本田P7的“電門腳感”完全區(qū)別于競品“傻快”的眩暈感,而這正是本田60年駕控DNA在電動時代的進化。
在前雙叉臂獨立懸掛+后五連桿獨立懸掛的組合,加上橫向超級穩(wěn)定桿之外,廣汽本田P7還有ADS自適應電磁減震系統(tǒng)的加入,將駕趣推向了更高維度。高速過彎時自動增強側向支撐,重現(xiàn)思域Type R的攻彎穩(wěn)定性;顛簸路段則切換至“柔韌模式”,濾震不輸友商的“魔毯懸架”。
這種“不暈車”的底層邏輯,實則源于本田工程師對純電用戶痛點的深度解構:當動能回收與瞬時扭矩放大車身俯仰,ADS系統(tǒng)通過毫秒級反向制動力補償,讓暈車指數(shù)直降37%,真正實現(xiàn)“快樂交給駕趣,不適留給技術解決”。
在電動化浪潮中,廣汽本田P7的“新駕趣觀”重新校準了技術普惠的邊界。
傳統(tǒng)豪華品牌將主動懸架作為百萬級車型專屬配置,而本田通過自研電磁閥體與域控算法優(yōu)化,將其成本降低并下放。這種“把黑科技變成標配”的造車理念,讓廣汽本田P7的駕趣標簽不止于營銷話術。50:50前后軸荷比,實則是將謳歌NSX的賽道基因注入家用SUV,用百萬級底盤素養(yǎng)兌現(xiàn)“人本駕駛”的承諾。
智能化層面,P7的“雙智”能力同樣令人矚目。云馳智能座艙打破傳統(tǒng)交互邊界,四音區(qū)方言識別與AI大模型平臺讓車機化身全能助手,覆蓋從情感對話到復雜車控的多元場景。
而云馳智駕輔助則以L2+級輔助駕駛能力,實現(xiàn)高速領航輔助與復雜車位92%泊車成功率,彎道降速誤差精確至±3km/h,讓智能駕駛既安全又從容。
技術賦能的背后,是P7對“新駕趣觀”的詮釋——當智能分擔駕駛壓力,純粹的駕控樂趣自然回歸。
安全時代的豪華新注解
在新能源賽道,安全正被重新定義。它不再是碰撞測試中的五星評分,而是每一程出行中無感卻無處不在的安心。
廣汽本田P7以“隱性安全科技普惠”為核心理念,將百萬豪車的防護配置轉化為用戶觸手可及的體驗。其搭載的電子外后視鏡+C-CMS流媒體后視鏡雙冗余系統(tǒng),重構了駕駛視野的邊界。雨天自動增強畫面銳度,夜間通過AI算法抑制強光眩目。這種“全天候透視眼”,讓變道、泊車時的盲區(qū)風險大幅降低,卻無需用戶付出任何學習成本。
這種“不追風口,只挖需求”的造車邏輯,直擊行業(yè)“重營銷輕體驗”的弊病。
駕駛關懷維度的突破更顯本田的“以人為本”。
廣汽本田P7的駕駛員狀態(tài)監(jiān)測系統(tǒng),不僅可識別打哈欠、閉眼等疲勞信號,更能捕捉“單手扶方向盤”、“頻繁調整坐姿”等隱性分心行為,通過分級震動提醒+香氛提神聯(lián)動,將事故干預提前至風險發(fā)生前。而AR-HUD增強現(xiàn)實導航的加入,將限速標識、車道線、導航箭頭與真實道路融合投射,讓駕駛者視線始終聚焦前方。
車身與電池安全的雙重堡壘,則是廣汽本田P7對“安全即豪華”的終極詮釋。
廣汽本田P7車身采用本田ACE高級兼容性結構,68%高強度鋼與25%熱成型鋼構建出“移動堡壘”,配合4萬牛·米/度扭轉剛度,斬獲2024年CCB中國十佳車身,13安全氣囊覆蓋前后排,包括同級罕見的中央氣囊,側碰防護能力顯著提升。
電池安全更顯硬核實力。廣本P7采用Honda高標準定制的寧德時代90kWh三元鋰電池,首次采用12000噸一體化壓鑄全鋁外殼,強度遠超傳統(tǒng)鋼制電池包;超高速斷電機制可在碰撞后1秒內切斷高壓電,遠超行業(yè)標準。這種“裝甲級防護”,讓廣汽本田P7的電池組即便在在-30℃的環(huán)境下,電池容量依然能保持在86.8%以上,消解用戶對電池安全的焦慮。
此外,廣汽本田P7配備自研線控制動系統(tǒng)+BOSCH ESP雙備份機制,確保剎車精準可控,避免因突發(fā)情況導致的制動失效。
豪華的溫度感,則藏在座椅通風加熱的“全員平等”哲學中。
廣汽本田P7的前后排均配備三檔可調加熱/通風功能,座墊與靠背分區(qū)控溫。更顛覆行業(yè)的是其Smart Heat智能溫控邏輯,系統(tǒng)可依據(jù)乘客體溫、車外環(huán)境自動調節(jié)加熱區(qū)域,冬季優(yōu)先溫暖腰部,夏季定向冷卻背部。
這些細節(jié)印證了本田的造車信條:真正的豪華,是讓技術隱形,讓關懷顯性。
總結
當新勢力還在用“功能機思維”堆砌配置時,廣汽本田P7已用“智能機邏輯”重構價值鏈條。正如iPhone以觸控交互淘汰鍵盤手機,廣汽本田P7以“技術普惠+精準需求”終結配置內卷。
廣汽本田P7的競爭力,正巧藏在“不造概念,只解痛點”的務實哲學中。在行業(yè)熱衷“顛覆”時,廣汽本田P7選擇的是“進化”:用燃油車時代的工匠精神,解決純電時代的真實痛點。當競品還在比拼屏幕數(shù)量,P7已用“不暈車的推背感”、“不縮水的續(xù)航力”、“不妥協(xié)的安全感”,讓用戶看到合資品牌電動化的另一種可能:不追風,只造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