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眾燃油SUV掀“雙終身“質保風暴,實力破局行業內卷
汽車門網 | 04-17
20180
終身質保:品牌長期陪伴的承諾
從2025年3月21日一汽-大眾發布攬境、攬巡整車終身質保政策后,緊接著在4月12日其又推出全系燃油SUV“雙終身”質保政策。
自2025年4月12日-2025年5月15日,只要在一汽-大眾品牌經銷商處購買一汽-大眾全系燃油SUV車型的客戶,均可享受“雙終身”質保政策:也就是整車終身質保和原裝備件終身質保,覆蓋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等十大核心系統,終身保障不受年限、里程限制,全國聯保。
“雙終身”質保政策的推出,顯著降低了客戶長期用車成本,可以讓消費者在車輛的整個生命周期放心用車,不用再擔心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等零部件的質量問題。按照用車15年計算,消費者可節省1萬-5萬元的維修成本。還要看到,此次政策更加展現了一汽-大眾從“促銷”向“營銷”、從“價格”向“價值”的轉變。同時,也是其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堅守長期主義和利他主義的表現。
可以肯定的是,一汽-大眾“雙終身”質保政策的發布,不僅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多的優質產品,也為汽車產業打造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標桿。
品質支撐:德系精工鑄就的底氣
當前,中國車市競爭日趨激烈,有勇氣提出“雙終身”質保政策的車企實屬鳳毛麟角。而一汽-大眾提出這一政策的底氣,源于對產品及服務品質的充分信心。
眾所周知,德系品質的嚴謹與精良有口皆碑,早已成為行業品質標桿的代名詞。這背后,離不開其精密的工藝和嚴苛的品控。
從最開始的制造環節,一汽-大眾就將德系精工的品質展露無遺,“沖、焊、涂、總”四大工藝無一例外。
這其中,六序成型技術是一汽-大眾沖壓工藝中的一大亮點。與其他廠商常用的四序沖壓工序相比,多出來的兩道工序優勢盡顯。一方面,能讓板材在沖壓過程中成型更為充分,有效減少回彈現象;另一方面,還可以實現更復雜精確的造型。值得一提的是,一汽-大眾普遍采用厚度為0.7mm以上電鍍鋅鋼板,相比普通鋼板更難腐蝕,大大增強了車身的耐用性與可靠性。
很多人都知道,激光焊接也是一汽-大眾的特色技術。據了解,一汽-大眾焊裝工藝依托德國MQB A2平臺,焊接強度要比普通點焊工藝提升30%,關鍵部位采用1000MPa以上熱成型特高強度鋼,配合128米涂膠長度,整車具有極高的穩定性和密封防水性。
不僅如此,在涂裝環節,五重防護加空腔灌蠟技術能夠實現三年不銹蝕、十二年不銹穿,充分隔絕空氣和水分。畢竟,空腔防護覆蓋率超行業標準30%,防腐性能領先行業平均水平。
在總裝工藝方面,一汽-大眾的底盤自動化率達到100%,配合領先行業的智能擰緊系統,數據可保存長達15年,可確保車上的每顆螺絲扭矩誤差≤±5%,最終通過45倍暴雨級淋雨測試與9類極限路況驗證,保障了車輛全場景的耐用性。
一汽-大眾不光在這些決定產品“硬實力”的工藝上精益求精,每款車型投產前還要經歷一系列嚴苛的測試。只有通過這些考驗,這些車型才被允許進入市場。
據了解,在品質驗證環節,每一輛一汽-大眾新車型都需要歷經零部件耐久性測試、45周的8000公里的耐久強化試驗、10萬公里的耐久交變試驗、高溫、高寒、高原極端環境測試以及模擬泥漿、鹽水、高濕多種惡劣環境動態防腐測試等。這其中,10萬次車門開關試驗超出行業標準三倍,獨創的康采恩腐蝕試驗確保車身12年防銹蝕能力。
這些測試不僅是技術實力的體現,更映射出一汽-大眾的“足月車”理念——只有經歷完整的孕育周期,才能誕生出真正成熟、安全的汽車產品。數據顯示:通過一汽-大眾“雞蛋里挑骨頭”的質檢模式,整車一次下線合格率大大提高,長期保持在99.5%以上,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種種測試,印證了一汽-大眾對于產品安全和品質的追求——安全是底線,品質才是豪華。
匠心服務:兌現用戶關懷的保障
為支撐車輛的安全與品質,一汽-大眾還堅持用“服務”來為用戶構建護城河。憑借這一點,其贏得了超2000萬用戶的信賴,在行業上連續18次榮獲中國汽車金扳手獎。
據了解,一汽-大眾的服務網絡如“毛細血管”般遍布全國,無論是繁華都市還是拉薩高原,890家經銷商為用戶的出行安全保駕護航。
不僅如此,一汽-大眾的服務團隊綜合實力遠超于行業水平。在全國18000+的服務團隊中,有近40%的員工從業超過10年,10年以上有經驗的技術經理占比高達60%。
在服務流程上,一汽-大眾建立了"30分鐘快速響應、2小時解決方案、24小時救援抵達"的服務標準。其獨創的"透明車間"系統,通過5G直播維修過程,讓用戶實時監控車輛狀態。更貼心的是,針對新能源車用戶,一汽-大眾推出"電池健康管家"服務,每季度提供電池狀態深度檢測,并建立"梯次利用"回收體系,消除用戶對電池衰減的顧慮。
這些服務政策,不僅體現了一汽-大眾“以客戶為中心”理念,更加彰顯了其對自身品質和體系的自信。
總結
關于安全、品質和服務,你可以永遠相信一汽-大眾。其以34年深耕中國市場的底蘊,將安全基因融入產品全生命周期。不僅如此,一汽-大眾的每一項技術都在向消費者證明:安全不是成本妥協的產物,而是德系精工的底線。
在中國車市“價格戰”硝煙彌漫的環境下,一汽-大眾以“用戶實際用車需求”為錨點,將競爭從單純的價格博弈轉向品質與服務的價值深耕,為行業樹立了可持續發展的新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