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5000+訂單,廣汽本田P7,給合資電車狠狠長臉!
1號車盟 | 04-17
17871
在燃油車時代,本田憑借“VTEC is the best”的傳奇引擎和極致操控,書寫了無數駕駛樂趣的篇章。如今,電動化浪潮席卷全球,世界汽車格局正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當很多人質疑本田曾經的王者地位不再,廣汽本田以全新純電SUV P7宣告:屬于本田的駕趣基因從未褪色。它不僅是本田技術積淀的集大成者,更是傳統車企向電動化轉型的里程碑之作。
打破“千篇一律”,它讓人眼前一亮
實不相瞞,筆者初見廣汽本田P7,便被它如刀鋒凌厲般的車身線條所吸引,寬體低趴姿態搭配懸浮式車頂,還兼具轎跑的動感與SUV的力量感。而電子后視鏡的引入不僅將風阻系數降至0.23Cd,更在雨雪天氣中提升能見度,兼顧美學與實用性。
車內空間則詮釋了本田經典的“MM理念”(乘員空間最大化,機械空間最小化)。長寬高4750/1930/1625mm,軸距則來到了2930mm,得房率高達85.8%,后排腿部空間接近C級行政轎車,甚至能對標級別更高的小鵬G9。此外,在用料層面,三層零壓感座椅采用仿麂皮材質,抗菌指數超6.0,搭配智能加熱與通風功能,無論是長途駕駛還是城市通勤,都能讓乘客盡享舒適。
P7的核心競爭力源自云馳智能高效純電架構。該架構融合本田60年賽道級調校經驗,采用前后50:50黃金配重比、前雙叉臂后五連桿懸架以及BOSCH高端轉向系統,賦予車輛精準的操控反饋。ADS自適應減震系統進一步優化濾震表現,顛簸路面也能如履平地,可能這些冰冷的參數無法讓讀者們感受到P7的產品力,但當廣汽袁總將這一個個配置以價格進行量化,P7的質價比便不用多說。
動力方面,P7提供單電機后驅與雙電機四驅兩種選擇。四驅版綜合功率350kW,峰值扭矩770N·m,百公里加速僅需4.6秒,媲美超跑性能。續航表現同樣亮眼:單電機版CLTC續航650km,雙電機版620km,配合智能熱管理系統,-30℃極寒環境下電池容量仍可保持86.8%,徹底告別“冬季續航焦慮”。
智能化方面,廣汽本田P7搭載Honda CONNECT 4.0智導互聯,12.8英寸+10.25英寸瀑布式雙聯屏支持防眩目技術,搭配9.9英寸全虛擬儀表與AR-HUD,實現“三屏聯動”。AI語音助手兼容阿里大模型框架,支持四音區識別、方言對話及連續指令,響應速度達到“秒級調用”,發布會現場四位乘客坐在車內同時用多種方言對P7“發號施令”,P7化身最強大腦靈活應對,真的可以說打破了大家對傳統車企做不好智能化的固有觀念。
智駕層面,Honda SENSING 360+系統升級至L2+級,新增高速領航輔助、智能泊車及駕駛員異常應對功能。DMS駕駛員監測系統可實時捕捉疲勞或分心狀態,并通過三級預警(提醒、減速、停車)保障安全。更值得一提的是,P7的智駕功能并非期貨,而是“開通即用”,沒有任何額外學習成本。
“安全是XX的DNA”,可能這句話近兩年大家聽的耳朵都起繭子了,但用在本田身上確實恰如其分。P7車身采用68%高強度鋼,其中熱成型鋼占比25%,扭轉剛度超4萬牛米/度,榮獲2024年CCB中國十佳車身。ACE高級兼容性結構,為乘員構建堡壘級防護。插句題外話,P7全車標配13安全氣囊,比同門師弟S7還要多出2個!
電池安全方面,寧德時代90kWh三元鋰電池輔以12000噸一體化壓鑄鋁合金殼體,配合高阻燃SMC復合材料,極端碰撞下可在氣囊彈出1秒內自動斷電,據說這在新的國標中已經屬于標準,那是不是可以說廣汽本田P7引領了電池行業安全標準呢?
眾所周知,對于一臺純正的本田來說,駕控永遠是第一位的。P7完美繼承了Type-R的駕控基因。后驅布局與21英寸寬胎的組合,讓車輛在彎道中展現卓越抓地力;BOSCH轉向系統反饋細膩,指向精準如手術刀;ADS減震系統則讓顛簸化為無形,兼顧舒適與激情。雖然我沒有開過這臺車,但開過P7的媒體朋友無一不告訴我“它靈動得不像一臺電車”!
此外,P7提供“Sport+極致模式”,激活后可關閉部分電子輔助,還原最純粹的機械操控感。對于追求駕駛樂趣的用戶,這無疑是電動時代難得的“保留節目”。
寫在最后
廣汽本田P7的誕生,不僅是技術實力的展現,更是對“本田魂”的堅定傳承。它證明:電車并非千篇一律,電動化與駕駛樂趣并非對立,空間寬敞并非建立在車要夠大,一臺好的電車并非一定是廉價的交通工具。
而19.99萬起的一口價更是體現了廣汽本田的誠意和信心,在20-25萬級純電SUV市場廝殺,不僅有老牌強敵特斯拉,更有數不清的國產品牌龍爭虎斗。不過作為一名廣本車主,我相信本田做好了準備,而P7也依舊是一臺“公路快樂制造機”,不信你們且看它的24小時訂單數據,足以說明一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