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智己L6:當BBA紛紛“倒戈” 中國智能技術如何重塑豪華新秩序
汽車相對論 | 04-19
14831
深夜的上海街頭,一輛純電轎跑以近乎無聲的姿態滑過外灘,車尾的幻彩燈語在霓虹中劃出一道流動的光帶,副駕上的都市白領正用語音吩咐AI管家預訂明早的咖啡——這不是科幻電影,而是全新智己L6的日常。
如果說三年前,BBA(奔馳、寶馬、奧迪)還是燃油車時代的“技術燈塔”,那么今天,這場游戲的規則正在被一家中國車企徹底改寫。
當奧迪宣布下一代電動車將搭載智己的數字底盤與智駕系統,當奔馳牽手Momenta、寶馬聯姻斑馬智行,人們突然意識到:傳統豪華品牌的技術轉型,竟開始向中國方案“抄作業”。
BBA的“中國作業本”:為什么是智己?
2024年,全球汽車行業出現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BBA集體“向東看”。
奧迪與上汽簽署協議,宣布聯合開發智能數字平臺,而這一平臺的核心技術——數字底盤、800V碳化硅架構、IMAD智駕系統,全部來自智己的“技術庫”;奔馳則直接押注Momenta,后者正是全新智己L6智駕系統的“大腦”;
這背后的邏輯是什么?
答案藏在全新智己L6的“技術平權”哲學里。
傳統豪華品牌苦于智能化轉型的笨重,而智己從誕生之初就帶著“極客基因”——它不滿足于堆砌配置,而是用底層技術的顛覆重構用戶體驗。
這種“百萬級安全下放20萬級市場”的魄力,恰恰是BBA難以在燃油車框架內實現的突破。
更關鍵的是,智己證明了“中國技術≠廉價替代”。
當全新智己L6的IM AD3.0智駕系統在川流不息的上海高架上絲滑繞行,當它的AI座艙能通過一句模糊的“幫我點杯冰美式到公司”完成跨App操作時,傳統豪華車瞬間就不香了。
技術平權暴擊:都市青年的“精致武器庫”
如果說BBA的合作是行業對智己技術的“蓋章認證”,那么智己對用戶生活的重塑,才是這場變革的真正高潮。
全新智己L6的座椅不是綿軟無力的沙發,而是能主動感知坐骨壓力、動態充放氣的“解壓艙”。
這背后,是同級唯一的軟硬可調技術與波浪式舒壓。
靈蜥數字底盤的智慧四輪轉向,讓5米級車身的全新智己L6竟比MINI還靈活。
雙向共18度后輪轉角黑科技,讓它在狹窄巷道里一把掉頭,后車司機目瞪口呆:“這車會橫著走?”
終于到家了,你人還沒下車,思緒已經飄到了自己溫暖的小窩,輕點一鍵AI代駕,車自己泊車入位。夾縫車位也能從容應對。
重構規則:從“豪華配置”到“智能民主”
全新智己L6最厲害的地方,是把曾經百萬豪車專屬的技術,變成了20萬級市場的“標配”。
激光雷達、8295芯片、全域800V、四輪轉向——這些在BBA需要額外選裝甚至根本不提供的配置,在全新智己L6上全部“上車即送”。
技術普惠的背后,是上汽集團與寧德時代、Momenta等產業鏈巨頭的深度綁定。
比如與阿里生態打通的IMOS 4.0系統,讓車機不再是“App孤島”,而是能聯動外賣、票務、辦公的“生活管家”。
當傳統車企還在為CarPlay訂閱費糾結時,智己L6的用戶早已習慣在車上用語音訂咖啡、選電影、查航班——一切無縫流轉,就像呼吸一樣自然。
當中國技術成為“新豪華坐標系”
當奧迪用智己底盤打造“智能新豪華”,當都市青年開著智己L6在街頭用燈語發彈幕,當新手司機笑著征服曾經恐懼的窄路——這些瞬間都在宣告:屬于中國智能車的黃金時代,或許比我們想象中來得更早。
全新智己L6,正是這個時代最鋒利的破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