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端下載

          logo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資訊詳情

          關于奔馳的2024年,我和Deepseek聊了聊

          駕仕派 | 02-02

          23581

          2025年1月10日,駕仕派寫了一封關于內容的公開信。本來是寫給內部的信,后來覺得公開分享也并無不妥。里面重點提到了面對AI時代,我們作為創作者的態度。

          2025年1月23日,駕仕派的年會上,因為之前公開信的鋪墊,兩天年會中大家探討的也都是AI運用方面的內容。現場大家都下載了Deepseek,并連連驚呼R1深度思考的縝密和邏輯性。

          之后兩天,Deepseek引爆全網。不管怎么說,作為一個內容創業團隊,我們至少在認知和意識層面走在了前面。

          言歸正傳,關于奔馳2024年的稿件一直說要寫,但因為當時新春溝通會的內容我發了視頻號并且流量很大,個人也就顯得懈怠了。

          前兩天和Deepseek交流之后,我發現它對于寫作風格的把握與總結,甚至能表達出連我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地方,關于奔馳的2024年,我交給它兩個任務:

          任務一:用一句詩來形容奔馳的2024年——以下是來自于Deepseek的回答。

          若用一句詩形容梅賽德斯-奔馳的2024年: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劉禹錫《浪淘沙》)或“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白帝城》)或許最為貼切。

          這兩句詩既映射了奔馳在行業變革中的堅守與突破,也呼應了其面對挑戰時的從容與成果。

          1.  “千淘萬漉雖辛苦”——轉型與堅守的歷程

          2024年,奔馳在中國市場交付超71.4萬輛新車,蟬聯豪華品牌銷量冠軍,并在百萬級細分市場穩居榜首。這一成績背后,是其在電動化、智能化領域的持續深耕。 

          電動化突破:推出全球首款豪華純電硬派越野車G 580,基于MMA平臺的全新純電CLA創造24小時行駛3700公里的電車世界紀錄,打破“三電技術落后”的刻板印象。 

          智能化升級:中國研發團隊主導的L2++全場景無圖智駕系統落地,MB.OS架構實現軟硬件解耦,第三代MBUX車機系統搭載高通8295芯片,以“中國速度”完成本土化適配。 

          2. “吹盡狂沙始到金”——成果與行業標桿的鞏固

          面對“內卷”市場與外界質疑,奔馳以長期主義回應: 

          豪華內核的延續:邁巴赫、G級等高端車型銷量增長超20%,E級車通過設計細節(如邁巴赫同源C柱三角窗)和智能化配置(如360度氛圍燈交互)強化“潤物無聲”的豪華體驗。 

          品牌價值的深化:通過跨界合作(如Moncler聯名藝術車)、文化公益(故宮與敦煌保護項目)和賽事贊助(F1中國站),拓展品牌與用戶的情感共鳴。 

          3. “輕舟已過萬重山”——穿越周期的從容姿態

          段建軍以對聯“勢到盛時需謹慎,境當逆處要從容”總結2024年的心境,強調在行業波動中保持戰略定力。奔馳的應對策略包括: 

          經銷商網絡韌性:優化網絡結構,提升服務標準,覆蓋240多個城市、2.8萬名專業服務人員,支撐“隨時隨地,放心奔馳”的承諾。 

          技術全球化與本土化:北極圈三電測試、中國復雜路況智駕訓練,以全球資源賦能本土創新,又以中國經驗反哺全球研發。 

          Deepseek的結語:

          無論是劉禹錫筆下歷經磨礪的“真金”,還是李白詩中穿越險阻的“輕舟”,奔馳的2024年既是對行業質疑的有力回應,也是對自身長期主義的實踐注解。正如段建軍所言:“時間是最好的證明”,奔馳以139年的歷史積淀,在變革中書寫了“何以奔馳,惟有奔馳”的答案。

          我的評價:

          滿分如果是10分的話,Deepseek的回答我可以給9分。我本來以為它會用段建軍在專訪中回答我們的“勢到盛時需謹慎,境當逆處要從容”來直接作答,但是沒想到它用了劉禹錫《浪淘沙》和李白《早發白帝城》中非常膾炙人口的兩句。

          尤其是穿越周期的從容姿態,用“萬重山”來形容2024年的市場環境之復雜、困難重重其實是非常恰當的,能夠以從容的姿態穿越周期,“奔馳的2024年既是對行業質疑的有力回應,也是對自身長期主義的實踐注解”。

          不知道你會對Deepseek的這個回答給幾分呢?

          任務二:用趙小查的文風來寫一篇關于奔馳2024年營銷表現的文章。包括2024年重點車型上市,重要營銷節點等——以下是來自于Deepseek的回答。

          奔馳2024:在不確定中重塑豪華,以「帶電」的野心與時代共舞——趙小查 

          2024年的全球汽車市場,像一場充滿變數的交響樂。供應鏈的余波、消費情緒的搖擺、電動化與燃油車的角力……每一個音符都考驗著車企的定力與野心。而奔馳,這位百年豪華品牌的“指揮家”,在這一年以一場「帶電」的革新與一場「守舊」的堅持,演繹出獨屬于豪華車市場的平衡美學。 

          一、產品矩陣:帶電的野心與燃油的優雅

          2024年,奔馳的產品策略像一場精準的“雙線戰役”——在電動化領域加速布局,同時在燃油車市場鞏固護城河。 

          1. 電動化:從「試水」到「深潛」

          北京車展的聚光燈下,電動G-Class的全球首發成為年度高光時刻。這臺被稱作“電動大G”的車型,不僅延續了硬派越野的基因,更以EQ技術重構了性能邊界,成為傳統豪華向電動化轉型的象征性符號。而同期亮相的AMG GT 63 S E Performance,則以插混技術將性能車的電動化推向新高度,宣告奔馳在性能與環保之間的兼容野心。 

          全年電動車型銷量中,盡管全球EV市場遇冷,但奔馳eVans憑借eSprinter的產能爬坡實現Q4環比增長59%,全年累計19,500輛,守住5%的電動份額。不過,電池車型(BEV)銷量同比下滑23%,暴露出在主流電動市場的攻堅仍需時間。 

          2. 燃油車:守住「塔尖」,激活「基盤」

          在燃油車領域,奔馳的「Top-End」戰略成效顯著:G-Class創下歷史最佳季度銷量,AMG GT與GLC的強勁需求推動AMG品牌季度銷量新高。S級轎車以50%的細分市場份額,再次驗證其在頂級豪華市場的統治力。 

          核心車型中,GLC與E級車成為銷量支柱,帶動核心細分市場增長6%。而CLA系列的全球預熱,則為2025年“史上最大產品攻勢”埋下伏筆,年輕化與科技感的標簽愈發鮮明。 

          二、營銷節點:從「流量狂歡」到「情感共振」

          2024年,奔馳的營銷不再局限于聲量爭奪,而是以「場景化」與「圈層化」為核心,構建更具穿透力的品牌敘事。 

          1. 北京車展:電動化的「宣言式」舞臺

          作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風向標,北京車展被奔馳賦予戰略意義。電動G-Class的全球首發選址北京798藝術區,將工業遺產與未來科技碰撞,強化品牌在電動化轉型中的文化厚度。而梅賽德斯-邁巴赫與E級家族新品的同臺亮相,則展現了“電動與豪華共生”的產品哲學。 

          2. 「CLA宇宙」:年輕化敘事的破圈實驗

          針對即將上市的全新CLA,奔馳以“未來美學實驗室”為主題,在社交媒體發起虛擬設計與用戶共創活動。通過AR技術讓用戶自定義車身光影與內飾交互界面,將產品預熱轉化為一場科技與藝術的全民參與。這種“未售先熱”的營銷打法,直擊Z世代對個性表達與科技沉浸的需求。 

          3. 高端圈層:從「高爾夫」到「藝術跨界」

          延續“梅賽德斯杯”高爾夫錦標賽的傳統,2024年賽事首次融入碳中和概念,將賽事與環保公益綁定,強化品牌可持續形象。同時,奔馳與當代藝術家的跨界合作,如“G-Class藝術車巡展”,以裝置藝術重構經典車型的視覺語言,在精英圈層中引發文化共鳴。 

          三、市場表現:韌性之下的隱憂

          全年2,389,000輛的全球銷量(同比-4%),印證了奔馳在逆勢中的抗壓能力,但細分市場的分化亦不容忽視: 

          區域市場:美國市場以9%的交付增長成為亮點,中國則因經濟放緩與電動化接受度問題承壓。

          產品結構:Top-End車型占比提升至15.9%,但入門級車型銷量下滑14%,折射出豪華車市場“消費升級”與“性價比焦慮”的并存。 

          電動化:盡管eVans表現亮眼,但乘用車BEV銷量下滑23%,暴露出在主流價格帶的電動產品仍需更具殺傷力的布局。 

          四、寫在最后:豪華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

          2024年的奔馳,像一位在激流中調整航向的船長——既緊握燃油時代的方向盤,又以VAN.EA平臺、Level 3自動駕駛技術(最高時速95公里)等創新錨定未來。 

          當「電動化」從選擇題變為必答題,奔馳的答卷或許不夠激進,卻足夠穩健。畢竟,豪華的本質從來不是對潮流的盲從,而是在變革中堅守價值內核,同時以足夠謙卑的姿態,與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共舞。 

          (注:本文數據及事件節點綜合自奔馳集團官方財報及公開報道)

          我的評價:

          關于使用趙小查的文風,Deepseek在思考中認為是“可能比較生動”,“結合數據和故事”。這個思考我認為是比較正確的,但是在真正成文后,我會肯定地說:我不會這么寫。

          總體來看,Deepseek這篇文章我認為更像是官方的通稿,因為羅列比較多。盡管它已經竭盡全力去使用一些感性的詞匯,比如“共舞”,但依然很難讓人覺得被打動。

          可以說,Deepseek的文章是足夠有說服力的,但顯然我不會這樣寫。比如在798舉行的電動G-Class的全球首發,我會寫電動大G從陡坡上走了一半、又停下來倒上陡坡去“炫技”時,全場雷鳴般的喝彩和掌聲。

          再比如關于“營銷節點”,我會寫我印象最深刻的“天地既征途”和“冰雪駕馭體驗”,寫那些散落在細枝末節當中,奔馳堅守的用心和對用戶的承諾。

          當然,這也正是人類和AI差異化最大的一點:它縱有海量的資料,但它終究沒有作為一個人、在親歷時的感受。

          而我的思考就是:作為創作者,假如不能將自己的感受準確表達,只是去做一些資料的匯總和看似正確的總結,那么實際上,當下的AI,能力已經要比人類創作者更強。

          很慶幸的是,在“模仿趙小查的文風”這方面,Deepseek做得不夠好,它無法想象和表達我的感受,盡管它能夠寫出一篇邏輯通順、數據翔實的文章。

          我在2024年,對奔馳最大的感受,其實是“澎湃”。這不是打雞血的澎湃,而是隱藏在平靜海面之下,帶有自知之力的澎湃。在每一次啟程之時,在每一場發布會上,那種澎湃是穩定而且撲面而來的。一絲不茍的現場細節,甚至是每一樣物料教科書級的精細,都在不斷建立人對于品牌的信任感。

          在一個群雄爭戰的時代,豪華應該是什么?是不可替代。

          奔馳這樣的品牌對于當下汽車市場的意義,不正是不可替代的標桿么?不然的話,層出不窮的豪華車型要拿誰來對標呢?沒有邁巴赫作為背景,ET9和尊界S800都會不精彩的吧?

          而奔馳無論是在產品品質,還是在營銷上的品質,不也正是這個時代向前的動力之一么?學習的對象足夠優秀、不停止的姿態,就像是領跑員要足夠快,隊伍的成績才會更好。

          新貴崛起是時代之幸,但老錢的穩健和不盲從、甚至總是靈光乍現的靈感也往往會讓新人嘆服不是么?

          Deepseek最后的總結寫的我很認同:畢竟,豪華的本質從來不是對潮流的盲從,而是在變革中堅守價值內核,同時以足夠謙卑的姿態,與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共舞。  

          對于創作者而言,在大時代中堅守個人表達的價值內核,才能以從容的姿態,與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共舞。

          (END)

          水滴汽車公眾號
          掃碼關注,獲取更多汽車資訊
          水滴汽車
          掃碼下載水滴汽車APP

          熱門評論(0)

          加載更多

          熱門車系資訊

          更多 >

          D7 DMH

          12.58-14.58萬元

          雅閣

          17.98-25.98萬元

          奧迪 e-tron

          54.68-64.88萬元

          杰德

          12.99-18.38萬元

          思域

          11.99-16.99萬元

          1. 北京水滴交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水滴汽車 京ICP備17030485號-2 京公網備 1101010200363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