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猛士銷量不溫不火,曹東杰大手筆營銷成效何在?
IT三劍客 | 03-13
25736
在新能源汽車的浪潮中,東風猛士,一個承載著軍工品質和越野情懷的品牌,曾懷揣著成為中國豪華電動越野市場領導者的雄心壯志,踏上了征程。然而,現實卻給猛士科技潑了一盆冷水,其首款戰略車型猛士917的銷量表現,如同其名稱中的“猛士”二字被遺忘在了市場的角落。
曹東杰,猛士科技的總經理,曾多次在公開場合信心滿滿地宣布猛士917將成為中國豪華電動越野的第一車,甚至不惜以限量發售的方式,來營造市場的稀缺性和緊迫感。然而,市場的反饋卻如同冷水澆頭,猛士917的銷量遠遠未能達到公司的預期。2023年,這款被寄予厚望的車型,累計銷量僅為824輛,連限量發售目標的一半都未能達到。
進入2024年,猛士科技并未停下腳步,曹東杰依舊在各大場合賣力營銷,試圖扭轉銷量頹勢。但受制于定價的高門檻,猛士的規模上量依然是難題,2024年全年,猛士累計銷售新車2101輛,雖然同比增長了155%,東風集團增幅最高,但體量擴充仍艱難。
猛士科技的營銷手段,看似高大上,實則如同霧里看花。曹東杰頻頻在個人視頻號上出鏡,甚至不惜斥巨資攜手博納影業跨界打造猛士917聯名電影,但這些大手筆的營銷費用,并未能換來銷量的提升。相反,這些營銷手段更像是在掩蓋猛士科技在產品、市場策略上的不足。
猛士917的定價,高達60萬元以上,這一價格區間,對于一款新興品牌的豪華電動越野車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而猛士科技在產品矩陣上的薄弱,更是讓其在面對市場競爭時,顯得力不從心。在高端新能源越野車市場,消費者更加注重的是品牌的底蘊、產品的品質以及服務的保障,而這些,正是猛士科技所缺乏的。
猛士科技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從產品定位、市場策略到營銷策略,猛士科技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而這些挑戰,并非簡單的營銷手段所能解決。猛士科技需要從根本上反思自己的市場定位和產品策略,重新審視自己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的位置,才能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如今,猛士科技正站在一個十字路口上。是繼續堅持自己的豪華電動越野夢,還是調整策略,尋求新的發展路徑?這不僅是猛士科技需要面對的問題,也是所有新能源汽車品牌都需要思考的問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只有真正適應市場、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品牌,才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