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智能車制造中國名片
新銳汽車觀察 | 03-14
20450
前幾天,廣汽傳祺在珠海發布傳祺向往車系,本來覺得這可能就是一場平常的汽車發布會。
但當國產C919大飛機開進發布會現場時,忽然意識到,站在更加宏大的視野看中國智能車的崛起,意義遠非我們微觀視角下的一輛車和一個品牌的更迭。
我們經常說百年未有之變局,似乎老生常談,不太具有視覺沖擊,但當看到實實在在的巨變發生在身邊,細品一下,就能切身體會到巨變已經發生:
這句話不是口號,未來已來。
中國人和中國科技的邊界,已經遠遠突破了傳統視野所能及。大飛機、新能源智能汽車,以及今年爆火的人形機器人、AI大模型,那些曾經以為落后西方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技術,似乎一夜之間就實現了超越。
背后牽涉到很多領域,很難直觀呈現,看似在刷短視頻的時候,一個片段一個片段從眼前飛過。不過現在可以肯定的是,超越已經不是某一個層面,而是一個體系。
廣汽傳祺為了講清楚智能車的飛躍,特意和C919大飛機同臺出現,讓人更加直觀地看到,中國車已經不是以前的中國汽車,可以說它是一個劃時代的大事件,是一個新時代的縮影。
01.中國科技正在卷死西方
就在去年,不管是輿論,還是研究AI的專家,主流的觀點認為中國AI大模型至少落后美國三五年。
很多人因此產生了比較悲觀的預期,認為在老美對高端芯片的封鎖下,中國AI很難趕上老美。
然而,DeepSeek在春節前爆紅后,忽然發現中國AI功能上并沒有落后,甚至在某些層面上實現了突破,比如成本是美國同類公司的1/10。
該焦慮的變成了美國同行和精英階層。連馬斯克都覺得,中國的AI不可思議。
沒過兩個月,另一個中國團隊的AI大模型Manus再次爆紅。這說明中國AI的超越已經不是偶發事件,而是背后體系的支撐。老美更加焦慮了,社交網站甚至封了Manus的賬號。
可以說,以中國速度去卷西方,超越大概率是時間問題。
我們經常看到的無人機蜂群式表演,代表公司是大疆;近期也很火的人形機器人,代表公司是宇樹。各個領域的突破,讓西方目不暇接。
背后至少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在國內卷科技,在全球競爭中降低了時間成本,可以用很短的時間實現超越;二是支撐科技超越的,是更深層次的體系已經足夠強大,也就是我們說的產業鏈。
作為汽車博主,跳出汽車來看汽車的發展,可以更清晰地認識到中國汽車本身也是科技崛起的一個顯著的代表,中國智能車已經超越歐美傳統品牌比較遠。
就拿傳祺來說,向往車系是基于全新升級的i-GTEC 3.0技術貨架打造,采用廣汽自研技術、華為技術雙路線,具有高階智駕水平。
這里有兩個值得關注的點:一個是技術貨架,可以說很“凡爾賽”,你去看看歐美車企,能用的智能化技術并不多,但中國車企已經從貨架上選技術;二是橫向看,廣汽華為合作,中國科技形成了整體合力。
另一個,之所以提到AI的領先,是因為AI大模型其實是基礎型工具,當它應用到各行各業時,一個時代的跨越性技術就產生了。
AI大模型的出現,類似于我們常說的歷史上解放生產力的技術革命,但它比歷史上任何一次技術革命都偉大,它將真正解放人,甚至將人類推向星際、推向生物進化的新階段。
AI大模型改變汽車的第一步也已經開始,廣汽傳祺在發布會上說,廣汽自主研發的端云一體大模型已實現與DeepSeek的深度融合,DeepSeek閑聊功能即將上車。
當德系、日系、美系車企還在研究電動技術時,中國車企憑借整體科技的體系性爆發,進入了大模型時代。未來,AI大模型改變的不只是座艙,一定是智駕。
02.預演人工智能時代
傳祺向往車系有兩個突出的特點:一是高階智能;二是全系旗艦產品。
也就是說,傳祺向往車系的首發車型S7、M8、1 Concept,涵蓋SUV、MPV、轎車全品類,通過高階智駕,來支撐高端化。
在技術貨架上,傳祺向往車系有雙驅智能座艙。雙驅指的是華為新一代鴻蒙座艙和廣汽自研智能座艙ADiGO SPACE。華為的座艙有鴻蒙桌面、多屏流轉、AI語音和鴻蒙生態,廣汽自研智能座艙ADiGO SPACE端云一體大模型已實現與DeepSeek的深度融合。
智駕也是雙驅,包括華為乾崑高階智駕和廣汽自研ADiGO無圖全場景智能駕駛。
向往車系今年將陸續搭載華為乾崑智駕,即將推出的傳祺向往M8,將會首發機場VPD泊車代駕功能。傳祺向往將會聯合華為在1 Concept的量產車上,推進L3級智能駕駛的落地。
我們說的高階智駕,不是AEB和車道輔助等,而是L3級智駕,有真正解放雙手的功能,不是能用,而是好用。高階智駕也是傳祺最值得“凡爾賽”的地方,也是中國車站上全球汽車領跑地位的核心點。
人形機器人真正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可能還有一定的距離,但像機器人一樣的汽車,現在已經全面上路。這是令西方世界,那些具有優越感的歐美人,最焦慮的地方。
AI在汽車上的應用,已經不局限于座艙和智駕,傳祺i-GTEC 3.0賦能鉅星底盤,進化為動力、底盤、座艙、智駕等全域融合的鉅星智控底盤。比如傳祺向往車系的AI智能預瞄多腔空懸,提前識別碎石坑洼、積水等路面,SDC 和多腔空簧提前介入,應對復雜路況。
很多歐美的汽車巨頭,還在單純靠人的經驗調教底盤,而中國車企則用AI。這是什么概念?類似于股市里有人用程序實現量化操盤,而有的人還靠人做技術分析操盤,競爭完全不在一個級別。
我們為什么將傳祺向往車系拿出來說?其實我們也可以拿其他領先的中國車來說,無外乎就是舉一個例子。傳祺向往車系和傳祺i-GTEC 3.0并不是孤例,而是中國車和中國車系爆發的一個縮影。不同之處在于,傳祺意識到了向往車系和國產大飛機C919的類似之處,說明傳祺管理層在用更宏大的視野看中國車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