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祺向往S7起飛了:不是新勢力是新力量!
水滴 祁佳博 | 03-13
73719
"這是傳祺向往S7,國補后的預售價是19.48萬-23.48萬。向往是廣汽傳祺的全新車系,S7是向往車系的第一款新車。在傳祺向往S7預售價格發布后,現場的觀眾爆發出熱烈的呼喊。在卷完價格卷技術的今天,人們不僅因為傳祺向往S7物超所值歡呼,也為這場中國汽車史上唯二的發布會所感染。"
唯二指的的是開進現場的大飛機。2006年第六代凱美瑞上市,一架波音777寬體飛機的機身上印著碩大而醒目的豐田凱美瑞LOGO,這架飛機將也廣州至北京進行一年的飛行。
這一次,出現在傳祺向往S7發布會上的是國產大飛機C919,被命名為傳祺向往號。它滿載著嘉賓的期待與贊譽,緩緩降落在珠海航展中心,穿過象征民航界最高禮儀的“水門禮”,開進了汽車發布會的現場。兩者之間的關聯可以理解為它們都代表了中國制造的最高水平,它們都承載著中國人對于未來出行的美好向往。還可以理解為屬于中國的未來出行新力量。
傳祺向往車系就是這股新力量,S7就是新力量的開始。
當你看到近5米車長、矢量智能四驅系統、激光雷達、L2++高階智駕等豪華配置,更有著純電續航205公里、22揚聲器杜比全景聲音響等極致體驗。
當你看到行業首創的“一車雙模,一車三用”技術解決方案,讓用戶可以根據不同的出行需求自由選擇能源模式,真正在技術上實現了座艙、智駕、三電、底盤的全領域高階智能。
你看不見的,卻是在正式投入市場之前,傳祺向往S7經過了1143臺測試車,累計超1200萬公里的嚴苛測試,測試里程可以繞地球300圈。
理解什么是“把所有可能會踩的坑先踩完,絕不讓用戶當小白鼠”,就能理解什么是“主流、大氣、高品質”。冰箱彩電大沙發S7有,并且座艙體驗比飛機頭等艙更舒服;高階智駕端到端S7有,并且構建了AI助手+端云一體大模型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依托業界一流的全棧自主研發和全工序自主制造能力,完善的環境耐久測試和質量管理體系,傳祺S7的高階智能發揮更大潛能。這才是廣汽二十余年精益制造經驗,形成的深厚大廠底蘊與品質護城河。這也是傳祺向往及其第一款車型S7所代表的新力量,與所謂新勢力最大的不同。
對于傳祺向往S7,網友們給它起了外號叫“大灣區攬勝”。是說它的設計風格和某些元素,在視覺上和路虎攬勝有些神似。其實,2025年的中國車市,車身尺寸超過5米,對標理想L8、L9且價格只有他們一半的的六座/七座SUV、大五座SUV井噴式出現。之前領克發布的領克900,就有網友稱呼他“杭州灣攬勝”。
對于這股“攬化”的設計潮流,在張帆看來是信息時代“后遺癥”:“網絡發達使設計師和用戶接收信息趨同,用戶需求和設計師認知趨近,車企面向主流用戶以銷量為目標,試錯余地小。”
這樣的信息環境和現實環境下,就要求對主流用戶的審美,以及對成功車型有比較精準的把握。但這不是模仿,“大家覺得‘攬化’比較明顯的 S7 前門黑色裝飾板、豎向裝飾條,像軍人扎皮帶增強威勢感,是不可或缺的設計元素。”
這才成就了傳祺向往S7的“中正大氣,一眼傳神”, 將智能化、新能源特征融合廣汽向往特色,賦予車輛靈動神采,打造出屬于廣汽設計特色的向往車系的第一款車。
珠海國際航展中心見證了很多國之重器的驚艷亮相,人們忘不了殲20在這里一飛沖天時的驕傲,也忘不了殲35拉出9個馬赫環。同樣在這里,基于傳祺“主流、大氣、高品質”的品牌定位,在全新多能源平臺架構基礎上,搭載高階智駕、AI智能座艙等前沿技術的全新高端產品系列,在既定規劃中還將推出向往S9、M8以及1 Concept概念車的量產版。
這樣的產品矩陣形成后,也讓傳祺、埃安、昊鉑形成了更清晰的差異化定位,在廣汽集團2027年實現自主品牌占集團銷量60%以上,挑戰自主品牌銷量200萬輛的三年“番禺行動”中發揮廣汽自主主力軍的作用。
筆者看到了這樣一條新聞,中國商飛宣布,第18架C919客機馬上就要交付給中國南航了。這個數字背后,是當年“波音空客畫一條線,客戶也認為是飛機,C919飛上天也不認”的境況一去不復返了。
同樣一去不復返的還有中國汽車40年的篳路藍縷。站在廣汽巨人的肩膀上,傳祺向往,新的使命,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