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端下載

          logo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資訊詳情

          理想危局:銷量上漲利潤卻下滑31.37%,重資投入純電能突圍?

          AGKC阿貴藝車 | 03-19

          21254

          在全網圍觀李斌如何改變和拯救蔚來時,理想的危機也悄無聲息的暴露人們眼前。

          日前理想公布2024年的財報業績,好消息是營收同比增長16.64%,達到1445億元,盈利也是正的,為80.32億元。但壞消息是,盈利下滑了31.37%,與2023年的117.04億元相比少賺了36.72億元!

          要知道2024年理想的銷量可是達到50萬以上,同比增幅37.6%,所以有人吐槽:2024年多賣出了12.9萬輛車卻讓理想虧了36.72億,一輛虧2.8萬?當然真實的盈利虧損不能這么計算,可“賣越多虧越多”的病癥一旦沾上,品牌就出現危機了。

          今年的價格戰,理想該怎么打?

          對于理想利潤的下滑,很多人將矛頭指向價格戰。的確,在去年年初強推MEGA失敗后,理想一度陷入低谷。直到2024年4月份對旗下L7、 L8、L9全系降價1.8萬-2萬元,MEGA降價3萬,同時又上市理想L6之后,5月份銷量才回升到3.5萬以上。

          此舉雖說讓每月的成績單越來越好看,2024年從6月份開始就沒下過4.5萬,更有4個月達到5萬以上。可代價是產品線相互傾軋越來越嚴重,同時還伴隨成交價格的下行。

          如下圖所示,理想的車型矩陣存在下位傾軋上位的情況,尤其是L8、L7、L6這三兄弟。如果說L7和L8之間的傾軋有點類似于“買五座還是買六座”之間的選擇博弈,那想L6上市后才是真正可怕的開始。其24.98萬-27.98萬的售價不僅和理想L7形成斷層,在同質化嚴重的基礎上甚至還有配置上的碾壓。也是因此2024年理想L7就沒上過1.5萬,而理想L8則則是沒破過萬,絕大多數時間都是5000多輛。

          換而言之,成交均價為26.48萬元的理想L6爆款的代價是,理想L9同比下滑25%,理想L8同比下滑35%,理想L7在降價的前提下全年銷量比2023年10個月的銷量還低。理想L7全年銷量比2023年10個月的銷量還低。

          而如今2025年一口價興起,理想市場是否還要跟進就成了未知數,如果接著跟那勢必會進一步降低成交價格,除非李想能開辟L系之外的產品線,并且還能保證可觀的銷量和足夠高的成交價格。對此有人認為,理想i8或將成為理想汽車在2025年最重要的任務,若還是止不住“賣越多虧越多”的狀況,理想由盛轉衰的危機將越發清晰。

          重資產投入純電,理想真能突圍?

          其實從市場反饋來看,理想與增程式市場是一個相輔相成的狀態。只不過理想又不能像比亞迪那樣,在新能源市場有著無可撼動的大基數統治地位,而且40萬-50萬元的上位市場已經被問界站穩,因此其在增程式市場并沒有絕對意義上的領先。

          而且增程式的上限也不高,這點在今年1-2月份的市場反饋中能看出些許端倪,特別是2月增程式同比增幅只有11.8%,和超過80%的純電和插混相比確實是微乎其微。另外就是小鵬將車位到車位的高階智駕下探到15萬元的純電市場、比亞迪將高速領航下放到7萬元級純電市場,純電車型市場的熱度被激活。

          因此從市場態度上看,理想確實需要從純電賽道上尋找一個輔助戰線。

          那現在問題又回到理想i8的身上,它該定什么價格。根據理想發出的官圖顯示,理想i8對標的車型是特斯拉Model X,還讓理想L9和MEGA作陪,預計售價會在35萬以上。整體性能方面,新車搭載800V架構,全系電四驅和5C充電技術,12分鐘能補能500km,最大CLTC續航710km,并且會上高階智駕,整體產品力不會差。

          只不過這些硬件,還是MEGA那一套,其中的C5超快充還是最大槽點。數據顯示目前理想的5C超充站有1900座,普及度還是比較有限。至于高階智駕,在沒有代差領先的前提下也很難取得優勢。

          換而言之,理想想要從中高端純電市場突圍,壓力確實有點大,畢竟MEGA的前車之鑒,讓業界都很難持以樂觀態度。所以現在就看李想該怎么給i8定價了,還有就是到年底4000座覆蓋國家級高速干線及熱門旅游線路的超充樁能不能落地……這又造成新的疑問:理想這樣重資產投入純電,真能突圍?

          總結:

          總得來說,在增程式細分上限逐漸顯現,市場的天平也傾向于高智能電車,理想要從純電突圍也是不得不為之事。只不過李想將5C快充作為抓手,那勢必要加速5C超充站的布局。對此不少人想起蔚來,其曾將換電賽道作為特色亮點,可結果卻顯得唏噓……

          所以理想要不考慮下再苦一苦入門級豪華,搞一款25萬-30萬元級別的高智能純電車型,順便阻擊一下小米YU7,蹭一蹭熱度,或許也是一條出路。

          水滴汽車公眾號
          掃碼關注,獲取更多汽車資訊
          水滴汽車
          掃碼下載水滴汽車APP

          熱門評論(0)

          加載更多

          熱門車系資訊

          更多 >

          D7 DMH

          12.58-14.58萬元

          雅閣

          17.98-25.98萬元

          奧迪 e-tron

          54.68-64.88萬元

          杰德

          12.99-18.38萬元

          思域

          11.99-16.99萬元

          1. 北京水滴交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水滴汽車 京ICP備17030485號-2 京公網備 1101010200363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