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車份額回升,主因不在大眾/豐田,而是吉利/長安?
駕仕派 | 01-02
22603
近幾個月新能源車滲透率增長停滯,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會覺得是合資品牌的份額有所回升,但在上一篇分析近半年份額變化時,我們看到絕大多數合資品牌的份額依然在持續萎縮。
這樣一來,燃油車份額的小幅回升,背后的因素就只剩下一個——自主品牌。
雖然自主品牌是國內新能源市場的絕對主角,但不可忽視的是,除了全面轉型新能源的比亞迪,吉利、長安為代表的車企,主品牌的銷量依然由大量的燃油車支撐。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被忽視的燃油車市場,自主品牌們都有著怎樣的表現。
首先我們把主流的自主、合資品牌的份額變化放在一起對比下,以過去半年的份額變化來看,合資車企可以說十有八九都處于下滑態勢,反觀5個燃油車銷量較高的自主品牌,卻清一色地實現了增長。其中吉利、長安品牌半年之間市場份額的增長甚至達到了1.5個百分點。
當然,這些自主品牌中各自都有一部分新能源車銷量,所以接下來我們就再細化一下,看看它們各自的新能源和燃油車的銷量,都有怎樣的變化。
● 吉利
從2018年開始,吉利品牌經歷了數年的持續下滑,18年頂峰全年銷量125萬輛,到2022年已經跌破80萬輛,2023年開始回升,但91萬輛的規模距離巔峰期依然相差甚遠,不過這種回升的態勢在2024年依然得到了保持。
2024年1-11月,吉利品牌累計上險量達到90.4萬輛,其中10月突破11萬、11月突破12萬輛,按照這個趨勢,吉利2024年上險量層面很有望再次突破百萬輛。
和6、7月份6萬多輛的銷量相比,吉利從8月份開始增長非常迅猛,其中新能源車是增長的一大動力,6月份銷量還不足萬輛,10月份已經激增到3萬多輛。6月份吉利品牌新能源車的銷量占比只有15.09%,到了11月份,這個數據達到28.6%,幾近翻倍。
而與此同時,吉利旗下的燃油車也沒有拉后腿,6月份銷量5.5萬輛,10月、11月都突破了8萬輛。
新能源車的銷量增長,主要得益于全新車型星愿的爆發,而在燃油車陣容中,帝豪、星瑞、星越L這3款主力車型近幾個月增勢也十分強勁,帝豪在10月份重回萬輛以上,而星瑞、星越L這兩款相對高端的車型11月銷量分別達到了1.89萬和2.66萬輛。
這樣的銷量表現,即便將新能源車算上,星瑞、星愿L也在各自細分市場名列前茅,尤其是星越L,9到11月銷量持續破2萬,銷量遠遠超出了歷史水平。
拋開新能源車,吉利品牌旗下的燃油車過去半年中所占的市場份額從6月份的3.08%持續增長到了11月的3.63%,這顯然為整體燃油車份額的回升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 長安
2022和2023年,長安品牌的年度上險量其實是比吉利更高的,但是進入2024年后長安的規模就始終低吉利一頭,過去半年長安也實現了顯著的增長,但此前和吉利并駕齊驅的狀態已經很難維持。
有意思的是,吉利品牌新能源車的銷量占比在11月才增長到28.6%,而長安品牌的新能源銷量占比在半年前就已經超過了30%,之后半年時間里,這個占比不升反降,11月已經下滑到了29.05%。
原因也很明顯,長安品牌的新能源銷量,主要依靠的就是Lumin這臺電動微車,其它類似逸達、UNI-V新能源等PHEV車型的銷量都很有限,目前也沒能推出類似吉利星愿那樣的爆款,所以長安品牌新能源車的銷量沒能得到進一步突破。
反觀燃油車業務,長安旗下的逸動、CS75兩大主力車型,過去半年增長都很明顯,逸動10月、11月銷量都超過1.6萬輛,同時期CS75則達到2萬輛以上,這也基本上重現了兩款車歷史上的巔峰狀態。
另外,今年8月上市的全新車型UNI-Z也為長安的燃油車業務帶來了不小的增量,過去三個月銷量都在8千輛以上,但是曾經的爆款CS55,目前已經變成了輔助角色。
單看燃油車銷量,長安品牌6月份的市場份額為1.75%,之后的7-11月,份額都維持在2%以上,最終在11月達到2.24%,實現了穩中有升。
● 哈弗
2022年之前,哈弗品牌還能勉強算是自主品牌的第一梯隊,但是22、23年連續兩年哈弗的年銷量都不足50萬輛,曾經的神車H6也徹底消失在SUV頭部榜單,此時不管聲量還是銷量,哈弗都徹底無法和吉利、長安相提并論,甚至奇瑞的子品牌捷途,在銷量上都能經常壓哈弗一頭。
不過只跟自己比的話,哈弗在過去半年還是實現了明顯的增長,年中月銷不到3萬輛,11月達到了4.1萬輛,在全國的市場份額也有小幅提升。
銷量構成上,哈弗品牌的新能源車型占比卻不低,過去半年一直維持在25%左右,這基本依靠的就是一款車——猛龍,這款基于獨特Hi4混動四驅架構的方盒子SUV,經過近期改款升級后銷量有明顯提升,11月銷量超過了9400輛,相比半年前增長一倍不止。
車型方面,H6已經不再是哈弗品牌的頭號支柱,銷量過萬已經是一大難關,過去半年只有最近的10月、11月勉強過萬。而原本定位個性化風格的大狗,成為哈弗目前最暢銷的車型,10月、11月銷量都達到1.4萬輛以上。
單看燃油車,哈弗品牌半年來在整體市場的份額有小幅上漲,但最終也僅僅只有1.28%的份額,被邊緣化的處境已經很難被扭轉。
● 奇瑞
如果說哈弗品牌是在2022年跌出了第一梯隊,那么奇瑞早在2017年之前就已經淪落到第二、甚至第三梯隊了。
2021年之前,奇瑞主品牌的年銷量持續不到30萬輛,當年突破30萬輛后,2023年又跌回到30萬以內。但是來到2024年,尤其是下半年,銷量一路上漲,從6月份的4.2萬輛,到11月已經差點突破7萬輛。
銷量構成上,奇瑞有專門的“奇瑞新能源”品牌,而在主品牌中,新能源車的銷量占比維持在20%左右,近半年基本沒有變化。
車型方面,瑞虎8系列一直是奇瑞的銷量支柱,在9月份瑞虎8L上市后,這個車系的銷量得到進一步提升,10月和11月的銷量都超過了2萬輛。
而在轎車層面,奇瑞的銷量主力并不是入門級的艾瑞澤5系列,而是相對高端的艾瑞澤8,上市之后銷量雖然并不拔尖,但都一直穩定,從7月份以來都達到了萬輛以上。除此之外,瑞虎9在最近幾個月的銷量也有小幅上漲。
單看燃油車,奇瑞品牌10月、11月的銷量都超過了5萬輛,前11個月累計銷量已經超過53萬輛,而其2023年全年銷量不過39萬輛,這讓奇瑞成為2024增長最亮眼的自主品牌之一。
● 捷途
作為奇瑞旗下的子品牌,捷途算是一個悶聲發財的代表,它的整體定位比奇瑞略低,早期推出的也都是造型、定價都不起眼的高性價比產品,但很多人可能沒想到的是,捷途目前的銷量并不比奇瑞低多少,并且已經穩定超過了哈弗品牌。
2024年7月份,捷途的銷量首次突破3萬輛,經過一路上漲,其11月的銷量已經達到了3.9萬輛,其中新能源車的銷量占比也從6月份的20%出頭,上漲到了11月份的29.44%。
目前捷途的銷量主力,還是以性價比著稱的X70系列,8至 11月已經連續4個月銷量過萬。此外2023下半年上市的旅行者,以方盒子造型成功殺入15萬元以上的中高端價位,且月銷一度達到萬輛左右,雖然目前方盒子市場競爭激烈,但過去半年旅行者的月銷量都始終穩定在8-9千輛之間。
從市場份額的角度講,捷途品牌燃油車在過去半年基本是穩定的,目前它的山海系列新能源車,已經承擔起增長的主要動力。這個至今存在感都比較弱的品牌,前11個月的累計銷量已經接近32萬輛,全年銷量最少會超過35萬,和奇瑞主品牌加在一起,全年銷量已經穩保90萬、甚至有可能接近百萬輛。
駕仕總結:
從上面幾個品牌的分析能看出,近幾個月燃油車份額的小幅回升,背后的推動力并不是合資大廠,而是吉利、長安、奇瑞這些自主品牌,它們大力推進新能源業務的同時,本身主品牌的燃油車業務并沒有放松,反而抓住了合資品牌下滑的機會,讓自家主力燃油車得到了一波增長。
不過,新能源車的攻勢并沒有終止,目前燃油車、新能源車確實進入了相持階段,但各陣營車企的核心,都已經放在了新能源車上,新能源車滲透率繼續增長的大勢不會扭轉。
至于新能源車滲透率接下來的變化趨勢,我們就期待2025年車企們的表現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