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市場銷量暴跌,特斯拉遭遇“開門黑”
汽車網評 | 02-06
24469
2025年已過完第一個月,特斯拉卻意外性得遭遇“開門黑”。根據海外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特斯拉在歐洲多個國家市場出現銷量全面下滑的情況,以特斯拉歐盟第二大電動汽車市場法國為例,今年1月份新車注冊量僅1141輛,同比暴跌63%,同時創下了自2022年8月以來的最低銷量水平。就連建有超級工廠的德國,特斯拉1月的新車注冊量也僅為1277輛,銷量跌幅達59%。
而對于電動車接受程度比較高的北歐市場,特斯拉的銷量同樣受挫,其中挪威的特斯拉新車注冊量為689輛,同比下降38%,瑞典的注冊量則為405輛,出現44%的大幅度同比下降。至于英國、葡萄牙、丹麥、荷蘭和西班牙等國家,同樣也出現了18%到75%不等的銷量下滑幅度。
除了歐洲市場,特斯拉在美國加州也遭遇滑鐵盧,2024年全年銷量下滑12%,新車登記量也連續四個季度出現下降,而Model 3的銷量更是出現36%的大幅下降。此外,特斯拉在加州的市場也從2023年的60.1%降至52.5%,對比之下,像本田、現代等競爭對手卻逐步提升市場份額,其中本田同比增長了1.8%,現代則同比增長1.5%。
特斯拉出現下跌的不僅只有銷量,就連營收數據方面也有所下滑。根據特斯拉公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第四季度總營收為257.07億美元,雖然同比增長了2%,但汽車業務卻并沒有實現增長,四季度營收為197.98億美元,同比下降8%。至于歸屬于特斯拉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則同比下滑71%,為23.17億美元,2024年第四季度毛利率則為16.3%,同比下降1.3個百分點。
盡管特斯拉在純電動車領域目前依舊保持較為突出的地位,但在歐美地區等主要市場卻陷入發展的瓶頸期,其中市場大環境的影響較為直接。參考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公布的最新數據,2024年歐盟新車注冊量約為1060萬輛,僅小幅增長0.8%,發展勢頭相對乏力,整個歐洲汽車市場表現疲軟。而電動汽車的整體銷量表現也并不理想,2024年銷量約為144.8萬輛,同比下降5.9%。
而造成歐洲汽車市場低迷的首要原因,就是歐洲消費者購買力,在復雜的國際形勢之下,歐洲受到能源和通脹的雙重沖擊,導致歐洲的歐元區經濟在去年第四季度陷入增長停滯。近期再加上美國針對歐洲商品加征關稅的威脅,對歐洲經濟的影響也進一步加深。
此外,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如今積極參政,也影響到特斯拉在歐洲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形象。與網絡典型的“站隊文化”相比,歐美政治幾乎就是“站隊文化”的現實寫照,盡管馬斯克實話實說、敢干實干的形象吸引了不少支持者,但馬斯克所代表的立場與部分人相對立,過去尚未參政的時候,很多人并不會對馬斯克的言論當一回事,如今參政后,自然也成為重點攻擊的對象。
根據瑞典Novus集團的一項調查中發現,只有11%的人喜歡特斯拉品牌,而海外調查機構YouGov最近發起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德國和英國公民認為馬斯克對他們的國家一無所知,應該遠離他們的政治。此外,英國某電動汽車新聞網站通過調查發現,60%的購車者表示馬斯克的聲譽和政治活動是他們拒絕購買特斯拉的主要原因。由此能看出,馬斯克參政對特斯拉的品牌形象實際上是把雙刃劍。
當然,特斯拉自身也存在一些產品定位方面的問題。以前,特斯拉一直展現出創新顛覆性的品牌形象,然而時至今日,特斯拉在歐洲市場僅靠Model 3和Model Y支撐起銷量,雖然近年來這兩款車型產品都先后進行了升級更新,但卻并沒有特別搶眼球的新穎產品點,就如iPhone一樣開始擠牙膏。而早期推出的Model S和Model X,如今也有一定的年份,再加上定位相比Model 3和Model Y高出不少,并未能貢獻多少銷量。
至于個性十足的Cybertruck,顯然不是一款適合歐洲市場用車需求的產品,而真正符合歐洲市場的Model Q,至今依舊是個傳說。有消息稱這款車預計2025年上半年推出,售價也將比Model 3和Model Y更低,只要最終不跳票,特斯拉這款很可能會在歐洲市場獲得認可。
汽車網評:無論是外因還是內因,特斯拉當前在歐洲市場陷入的瓶頸期,并非完全無法突破,但凡上心一點都也可以逆轉。然而,不打廣告的特斯拉,靠的就是“網紅效應”,特斯拉要重新獲得歐洲消費者的好感,反而并不是那么容易。